第73章 出乎意料的开始[第1页/共3页]

赵曙看了看韩琦。

俄然,他猛地一阵狠恶地咳嗽。中间的内侍见了,赶紧走了上来,但却被赵曙一手止住了。

这就是他今早没来的真正启事,至于借口,那想找还是能随便找出来的,并且本来天子就说了明天不上朝,韩琦不来那也怪不得他。

赵曙看看他,问道:“你甚么意义?”

文彦博点头道:“我昨日刚从剑川到京,此事我一概不知。”

赵曙闭上了眼睛。

欧阳修不答,韩绛道:“枢副竟然真的能劝得动太后,真是出人料想。本日之事,莫非枢副全无预感?”

欧阳修道:“此事,皆因濮议而起,发起之人,自是难辞其咎。”

赵曙从殿后走了出来,渐渐来到几位宰辅面前,坐在了桌案后。

赵曙没说话。

“计相谬赞,这都是高居简、苏利涉的功绩,这也是陛下的意义,说得或说不得,我心中也无掌控,他二人辩才甚佳,晓之以情动之以理,终究说动太后。”欧阳修道,“恐怕也就是今早的事情,我事前不知,如何预感?”

曾公亮道:“也不能怪你,实是没想到。这个吕诲,竟然带头来这一出。”

“那又如何?”韩琦翻开奏折,看着念叨,“‘权臣欲为非常之事,则必假母后之诏令以行其志,常常出于逼胁,而天下卒不知事由权臣……异日为权臣矫托之地,甚非人主自安之计’,欧阳枢副,你说贰心善,他可说你我都是权臣啊。”

“是。”欧阳修答道。

韩绛也拱手道:“臣没法。”

“臣附议。”文彦博与韩绛都说道。

“司马光也不宜惩罚,”欧阳修续道,“他固然行逼谏之事,然言语切中关键,拳拳之心可表,况其编辑《通志》之职,才调无双,概无人可代之。”

“陛下,御史们也没有错误,”欧阳修道,“面刺君遗,本就是他们的职责。请陛下勿要责之过切。”

韩琦心中感喟,站出来道:“陛下,臣觉得,欧阳相公并非挟持陛下。此议确服众,加威于上。”

“韩相公,你可算来了,”曾公亮道,“今早你如何不在啊?”

“陛下在后殿歇息,”文彦博道,“说要我们议一议明天的事情,想一个处理的体例。”

很明显,欧阳修并不想听韩琦的借口。其别人或许不晓得,可欧阳修晓得,韩琦底子就是用心不来的。昨晚他二人的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,欧阳修早就劝说太后多时,但愿太后能够转意转意,想假借太后的手诏,以图服众,这事韩琦是晓得的,天子也附和欧阳修的做法。以是,韩琦说了,既然天子想按你的办,那么出了事情,你欧阳修本身卖力。

这个时候,门外有人报进,韩琦叫了过来,是一个内侍,他手里拿着几本奏折。

韩琦心中叹一口气,这事锋芒是直指本身与欧阳修,既然点到本身了,总不能再说不知了,不然又叫欧阳修先说了,本身可就又被撇在一边了,因而道:“陛下,依臣之见,王珪、吕诲、范纯仁、吕大防、司马光五人,目无慈圣,挟持主上,煽动群臣鼓噪于大庆门外,有失国体,带领百官逼跪与皇陛之前,大违臣礼。臣觉得,宜将五人贬黜都城,以示惩戒!”

“你……”一旁的韩琦眼睛一瞪,差点就要脱口痛骂,好你个欧阳修,濮议是我提的,你这是要卖我吗?

“都没主张吗?”赵曙问道。

“枢相如何看?”韩琦看了一眼文彦博,问道。

还是没答复。赵曙深呼一口气,点名问道:“曾相公?”

五位执宰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都没出声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