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91章 佐平大人的抉择(上)[第2页/共3页]

扶余义忠是扶余义慈的庶出堂兄,也是百济宗室中为数未几带过兵、打过仗的将领。当年扶余义勇战身后,年青的扶余义忠主动请缨出镇北境,与沙吒昭明一起率扶余义勇留下的军队同新罗军周旋,抵挡住了新罗军的反攻,而后便一向驻守北疆;中年以后,扶余义慈念其劳苦功高,便让他畴火线撤了下来,出任熊津都督,镇守陪都,顺带镇抚熊津城浩繁汉人大族。扶余义忠出任都督这些年来,恩威并施,与本地大族相处和谐,并主动修建北部党项城、周留城、任存城防地,使新罗不敢等闲从汉江下流扰乱百济。

元鼎清了清嗓子,道:“既然文君让你来找我——”

扶余义慈抬开端,将信将疑道:“果然,如你说得这般?”

祢植见四周街上静悄悄空无一人,就算大喊求援也不见得会有人来;此人既然只是攻击车夫而不是直接动手,那就是有事而来。因而道:“你是唐人。”

七月初十,夜。

那人道:“大人身在番邦,身居高位,又如何寻根溯源?”

元鼎将口中的鹅肉咽下,道:“味道还算不错,不过比起文君楼的百花仙姬来还是差远了。”元鼎心想该死的铛铛儿,抢走了最后一只百花仙姬,也不留半只给我尝尝鲜,现在也不晓得跑哪去了。

祢植撕下一片鹅肉,道:“你把我劫下,不是为了请我吃烧鹅吧?”

祢植和元鼎并排坐在河边,一人手中拿着一只烧鹅腿。

祢植点点头,心想这小伙子说话倒是直接,就是听着总感觉不着调。

扶余义慈破涕为笑。恩古的身上有一种魔力,非论何时何地,与她相处的时候,总能让人完完整全的败坏下来,享用这半晌的安好与温存。

恩古道:“实在你做到了。海东各国,有哪个比百济富有,有哪个比百济百姓更加安居乐业?有哪个比百济文明昌明、百业畅旺?即便是渡海而来的汉人,比方祢植大人,比方文君,不也都在百济扎下根来?他们为甚么不走?因为舍不得百济的糊口,无忧无虑、没有苛捐冗赋的糊口。你曾说,天下治国之道,法家劳民、儒家诛心,唯有黄老有为,方能治大国如烹小鲜,举重若轻,还百姓以安康。你做到了,百济的臣民都看到了。就算几十年后,士民也会记念你当国的这段光阴,记念这个自在而充足的国度,记念蓝色的泗沘城,记念白马江上的渔歌,另有展翅遨游的凤凰台。”

祢植一怔,心想沙吒孙登固然年青,心机周到却深得沙吒千福真传,也是话中有话,不过他并不在乎,只是拱了拱手,回身告别。

“祢植大人,你一起辛苦,明日还要对付城中文武望族;我比你年青,彻夜由我来值守吧!”沙吒孙登喊住祢植,罕见的主动开口说话,神采安静,看不出半点虚假。

恩古道:“将军百战,都是新罗人的血。”

元鼎道:“不管是找来还是劫来,总归我们见面了,另有一只鹅腿的友情,该谈的事情,还是要谈。”

行宫。

恩古一把搂住扶余义慈,不管这个梦是真是假,现在的扶余义慈都是脆弱的,需求暖和而柔嫩的度量来安抚。方文君说得没错,从唐军南下的一刻起,扶余义慈方寸已乱,让扶余孝率部迎敌、没有任何征象的立扶余隆为太子、派扶余泰去找唐军乞降、把泗沘城最后的武力交给扶余尧去抵抗、最后丢下王子和朝臣逃来熊津,一件跟着一件,一错再错。可她能怪他吗?在恩古眼中,扶余义慈就是个闲散的父老,执掌国度多年,早已怠倦倦怠,又不放心交给野心勃勃的王子们去打理国政,只好硬着头皮持续干下去。如是承平风景倒也无碍,恰好赶上大唐出兵东征,统统夸姣即将烟消云散,谁又能禁止统统的产生呢?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