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五章 卢龙节度(二十四)[第1页/共3页]

双旌、双节以后是麾枪两支、豹尾两支,这是与双旌、双节相配,按六合五行之道用来均衡阴阳的物件,详细是个甚么道理,李诚中自家也不晓得。

大队仪仗经安东门瓮城而入,沿清安大街向西,过仙露坊、时和坊、显忠坊,致卢龙节度府北门而停。

众文武、上万军士再次随郭炳呈拜伏于地,齐声高呼:“请都督受之――”

旗号飘展、盔甲光鲜,五千怀约联军在城外布阵相迎。

整套礼节很简朴,在李诚中看来,却充满了矫情,不过就是三荐三让那些东西。但前人讲究这个,非得表示自家并不想,是你们逼着我下台的,就李诚中自家的体味,仿佛还包含着“我如果做不好了,你们别赖我,我是很无法的,到时候我杀你,你可别怪我”之类上位者的恶作剧意味。

“天子居庙堂,诸侯牧四方,是故君裂土以授,臣持节而奉,因之中原鼎器,九夷宾服......今河北不靖,幽州尚虚,节度、察看之非存,恐民不奠居,司寇失刑,防凶人之上位,士有异论......幽州文武、诸军士议,共举营州都督李,暂持双旌、双节,掌总军旅、专诛杀,留后卢龙,以待钦命!请受之――”

李诚中干的是河北藩镇的传统奇迹――“被拥立”为留后,还没有使相衔,但以卢龙在天下各藩镇中的职位,朝堂上只要承认,就必然会加使相,以是能够“卿”视之,也便能够打着边角鼓的驭驷车。

印鉴玉质,这实际上百年来节度使僭越之举,按律百官印鉴为当为铜,但李诚中本身是不晓得这些事情的,也没人跟他解释,在卢龙军内,这已经是传承半年的风俗了。

二者相合,恰是卢龙节度铜符印信。

正月二十五日石城大捷,刘守光、刘知温授首,同日,怀约联军快马来报,斩刘雁朗,幽州尽入囊中。

这套仪仗实际上就是节度使仪仗,李诚中“被拥立”为节度留后,是没有资格享有的。留后是节度使或察看使缺位时设立的代职,属于临时性调派,更何况还是“被拥立”的临时调派,用这套仪仗就是僭越。但现在的天下,谁管这个?更何况李诚中在草原上被推为“威望可汗”时,就已经僭超出一次了,以是贰心安理得的享用着这统统。

李诚中再次于顿时躬身表示。

在白叟们全套富丽的朝服面前,年青的营州文武们身上的行头不免显得寒酸了很多。

李诚中再次躬身,谦逊道:“诚中鄙人,心甚惶恐,惟愿有德者居此位,为黎庶福,不敢受,固请辞!”

从正月十五两边会聚于石城开端,没过量久,稳坐石城的李诚中便开端连续收到了各地得胜的文书。

郭炳呈比来嗓子有些哑,但仍使出满身力量高唱:“幽州文武――诸军士――恭迎营州都督――”

全部战事自西而东由三个部分构成,包含幽州之战、石城之战以及榆关之战,但实际上都没甚么太大的毁伤。幽州之战只要刘雁朗和数十名亲卫被杀,整座城池便告易手;石城之战看似惨烈,刘守光、刘知温都死了,但实在浅显军士们却没有如何狠恶交兵,降的降、跑的跑,就连那些跑掉的最后也返来重新投降;要说真正狠恶的,或许只要榆关一战,蓟州兵在赵敬的严令下舍命进犯,形成了驻守榆关的元行钦所部数百伤亡,同时霸都骑在营州马队的面前栽了个大跟头,丧失近千。

幽州,今后是老子的了!

前有仪仗指导,后跟幽州文武、大队军士,李诚中手捧印信,立于驷车之上,瞻顾摆布,心中感慨。当了一年多的营州都督,接管过渤海、新罗国王的朝拜,又在饶乐山下当了威望可汗,主持过大于越、夷里堇的柴册仪,现在的李诚中早已有了一股居上位者的严肃气势,再没了初到贵地的那股子愣头劲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