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十二章 了结[第1页/共2页]

首坐出去后施礼:“见过方丈师伯,见过方丈师叔。”

玄生点头:“师兄说得是,师弟服膺。此境非名,名无实相,师兄常常教诲我们,此为修行之梯,助力攀越,若赖此梯修行,便是舍了底子,永久只在此梯之上。”

得了方丈首肯,首坐这才推开门,出来后又将门悄悄掩上,回身,一步而入佛堂。

讲完了道智,玄慈接着说果智,讲完果智,接着说十六观智中的最后一智,省察智。比及全数讲完,已经畴昔了一天一夜。

玄生叩首,以大礼拜谢:“辛苦师兄指导。”起家后,望着方丈师兄,半晌无语。

简朴到可谓陋室的佛堂内,只要一尊无着菩萨像,菩萨像下,两个老衲正对坐闲谈。

听首坐问起广真,知客僧道:“广真师兄此番出门已有两个多月,现在尚未返来,也没有飞符联络。”

玄慈却没有答复他的话,而是俄然提及了佛法修为:“我等修行佛法,开六认识,为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认识,世人称你为菩萨,尊我为佛陀,实在你我皆知,都只在西方之门外盘桓罢了,那里就敢如此妄称?”

“……道智生于道心,道心则以种姓智为助缘,此智为八正道中的正见,即正见于四圣谛,其智如雷雨闪电,强而愈明,蓦地乍起,倏忽而逝。道心初生时,称为入流道,在更高的道果上,再生三次。成圣之时,不再堕于四恶趣中。此智为乐,乃出人间乐,分出人间四智,各为须陀洹道——此谓入流识、斯陀含道——此谓一来识、阿那含道——此谓不来识、阿拉汉道——此谓阿拉汉识……”

玄慈浅笑着看向首坐,表示他入坐,因而首坐取过一个蒲团,坐在两人身边,道:“刚才收到天龙院金针堂书牍,说是道门在土蕃大小金川一带来往滋扰,扣问各寺有无和尚在那边。如果有的话,必然要提示他们留意,修为不敷者,还是尽量暂避锋芒的好。我深思着,广真师弟这些年常常在南边出没,想要联络上他,提示他一下。只是方丈师叔曾经交代,不要主动和他飞符联络,故此特来禀告。”

玄慈点了点头,没有说话。

到了后山溪边,一道红色的粗陋矮墙围着座孤零零的佛堂,这里便是方丈玄慈平常修行的地点。

上前谨慎叩了叩矮墙的门,佛堂内有人道:“师侄来了?出去吧。”说话之人恰是方丈大师玄生。

玄慈抬手制止他,持续道:“开认识界后,便是世人所云佛陀位。此境需证道智、果智、省察智。前二者身心已然出世,非在人间,最后一智,又重回人间,检验过往己身之道、之果……”

首坐禀告过以后便出去了,等他走后,方丈玄生看向方丈玄慈,道:“师兄,道门已经有所察知了。”

知客僧道了声“是”,便拜别了。

首坐固然是罗汉境顶峰的修为,已颠末端检查随观智,距菩萨境只差一步,但还是不敢随便踏入这因花样半步。

玄慈道:“你须晓得,此非我看不开,二十年前开端省察人间,旧事历历在目,一桩一桩、一件一件,能舍去的,已然舍去,舍不去的,需求化解。人之束于循环,乃为十障所困,邪见、疑教法、戒禁取见、欲贪、瞋恨、色贪、无色贪、慢、掉举,此九障我已看破,最后一障乃是无明,我亦已看破,但终须告终。”

二人沉默对坐,很久,玄慈问:“都记着了?”

方丈玄生点了点头,道:“此事我已晓得。广真的事我来管,其他寺中之人你查点一下,如果有在南边的,都让他们返来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