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章 财务状况[第1页/共2页]

在白马院典造房的档籍中,共有耕地两万八千亩,全数都是“有主”之地,也就是登记为党项人的地盘,同时记档的另有四万亩草场,此中两万亩登记为党项人统统,剩下两万亩确认无主。

除了耕地外,更加广漠的天然草场覆盖了全部红原的西北,却无人问津。

除了红原城中的四千多人外,在城周十里范围内还漫衍着二三十个村庄,此中一大半的村庄都空空如也,房屋破败,不见一人,完整烧毁。

卢方主道:“白马部大小十七寨,都在哲波山里,以哲波寨为主寨;查马部十一寨、筇河部六寨一样如此,各自居于羊拱山和海子山中。本来他们还在山下草场放牧,但自从党项人提出要他们偿还抢去的牛羊以后,三部各寨都缩进了山里,下来的未几了。特别是客岁正月产生了明军围堵哲波寨一事以后,三部根基都在山中耕耘放牧,很少下山。至于这些草场,向来无人过问的。”

红原的耕地本身就未几,全部地界上适合开垦种粮的田土一大半都集合于此。这些田土固然分歧适莳植高产的水稻和小麦,但就算是低产的黍和青稞,只要种满了,再恰当调度一下六合气机,做个风水布局,亩产翻倍不是题目。到时候仅凭这两万八千亩耕地,根基上就能处理红原八万人的主粮耗损,再辅以牛羊,全县温饱题目是完整能够处理的。

第二次再看这些文书,对环境就更加清楚了。

第三笔是田赋和杂耗,收了一千石黍、六百石青稞,折合银子的话,大抵在五百两摆布。这些粮食,经川西总督衙门特批,全数保存县中,用来积建常平仓。目前,常平仓中共有两千四百石粮食。

这就是本年,也就是嘉靖二十二年的统统支出,没有道产所出,这笔钱想要保持一个道衙合一的白马院,实在是相称局促。

薪俸当中,方丈和监院为甲等,各一百二十两;三都为次等,各九十六两;八大执事减次,为各六十两;五主十八头再次,为各三十六两;最末是念佛道童,各二十四两;别的另有天鹤宫批复的五十名火工居士,各十二两。

卢方主道:“本来也是这么想的,但自从党项报酬耕地的事情闹出来以后,曾方丈就谨慎了很多,想要和三部头人商讨草场的分别和归属,等商谈安妥了在入档,但从客岁正月以后,此事便停顿了,三部底子反面我们见面,我带人过来了几次,都不让进山。再者,现在从本地吸纳流民和无主之地的农户比较困难,红原地广人稀,临时也用不到这些草场。”

可现在呢,白白空置了大片地盘,想耕作的汉民没地可种,不事出产的党项人,却把持着大片空位去接管施助,另有更多的三部部民,躲在山里不肯下山,全部红原的生长堕入了死循环中。

另有一半的村庄,则住着来不及逃脱,或者没舍得逃脱的党项人。

最后一笔是本年停止斋醮时,商贾和百姓们敬献的香火钱,零琐细碎加起来有九十多两。

第二笔来自川西总督衙门,六百二十两,用于兴建城墙。赵然现在晓得了,此中的一半都拿来“施助”党项人了。

“方丈说得极是。”

赵然摇了点头:“人家千里跋涉来到这里,觉得能够分田,成果还是给人打工,并且是给党项人打工,谁会情愿过来?”

但这个政策也就持续三年,到了来岁,此中的田赋这一大头就要上缴川西总督衙门。

看完城中的环境,赵然在卢方主的伴随下,出了红原城。先是在红原城周边看了看耕地,公然,很多邻溪、平坦的好处所都在荒废,反而是那些边边角角的旱田,或是沟壑起伏的坡地上,另有些农户正在烧秸秆,觉得来年积肥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