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十六章 兄弟齐心孝母亲[第1页/共2页]

厥后生刘道规的时候,靠着刘翘的冒死事情,家道稍好一些,萧文寿的奶水也因为有些鱼汤可喝,足了很多,而刘道规也从小聪明聪明,四岁起就跟着刘裕开端习练拳脚棍棒工夫,倒是比他的二哥出息很多。

刘裕摸了摸刘道规的脑袋:“我就晓得是你小子的主张,二弟但是个懒鬼,这个时候让他起来,除非是用这好吃的来勾引。是不是啊,二弟?”

刘裕的眼眶一热,说道:“本来家里都这么困难了,都怪我,这些天一向没顾这些。明天本来入山打了柴,想卖了柴买两斤肉返来的,可惜看二熹子给打得惨,心一软把柴给了他。不过没干系,明天我去把草鞋卖了,买几条鱼返来,那些草鞋都筹办好了吗?”

刘道怜笑着拍起了手:“好啊好啊,卖完了这些草鞋,我们就有鱼吃了。”

刘裕哈哈一笑:“你们两个小子,竟然连草鞋的代价都晓得。这回从北方来了很多流民,我看他们走了很远的路,鞋子都很褴褛了。”

以是刘裕家里,连鱼干都是奇怪之物,常日里吃的,除了这类用酱油拌的,掺了糠皮和陈米的饭外,就只要几根青黄不接的野菜了,连吃上鱼干,都成了一件豪侈的事。

自古以来,江南地区水乡阡陌,河网纵横,固然不能象北方那样有大片的草地能够养牛放羊,但是鱼米之乡可不是浪得浮名,即便是再贫困的处所,也总有些小溪小河,捕鱼采菱几近是每个江南人的必备技术。

刘道怜看着刘裕的脸,那神采是如此地严厉,他的心中一凛,赶紧说道:“晓得了,大哥。”

除此以外,放在太阳下曝晒,抹上细盐作成小鱼干,也是一种常见的吃法,特别是行商旅人,行囊中几近必备此物,明天在渡口的时候,有起码三分之一的小摊子就是在卖这类小鱼干。

刘裕看着刘道规,幽幽地说道:“三弟,如果有一天,大哥不在家里了,你们能好好地照顾母亲,糊口下去吗?”

刘裕的神采一沉:“没吃的跟我说,二弟,你要记着,不管甚么时候,内心都要想着娘,有好东西必然要先贡献她白叟家,晓得了吗?”

刘道怜抹了抹嘴角边的口水,说道:“那就按大哥说的办,但是,但是我们已经有十几天没吃到荤的了。”说到这里,他的眼神变得暗淡起来。

刘裕眉头一皱,从一边的一个小柜子里又拿出了一个木碗,用筷子把饭碗里的几根鱼干夹出,放到新的木碗里,正色道:“我们做儿子的,必然要孝敬母亲,爹早归天,是娘把我们从小一手拉扯大,如何能有好东西我们先享用,不给娘呢?这鱼干我不能吃,把它放起来,明天凌晨我们给娘做鱼干稀粥喝,如何?”

但是这类鱼干对刘裕家也并不是平常之物,两个幼弟并未成年,继母可贵出门,在外捕鱼这类事情,几近只能交给刘裕一小我做,而他平时要务农种田,上山樵采,还要对付官府支派的各项差事,捕鱼之事,约莫十天半个月才气轮到一回。

刘道怜不假思考地说道:“娘说年老是家里的主心骨,顶梁柱,明天费了很多力量,有鱼干应当你先吃才是。”

对于鱼的吃法,在这个期间很多是作鱼脍,也就是后代的生鱼片,切成一片片的,去鳞剔刺以后,用姜末与醋沾了吃。

刘裕看着碗里的鱼干,鼻子微微一酸:“这些鱼干,娘有没有吃过?”

“哼,连徐羡之这个书白痴都能想到去渡口卖果脯,明天我带着这些鞋子去渡口,三钱一个卖给那些伧子,我看不消半天就能卖完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