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千九百四十八章 坦荡之余有玄机[第1页/共2页]

“但是你们庾家最风景的还是在朝中为丞相的时候,并不是荆州刺史,你庾公人生的目标也不是让你庾家分开吴地,搬到荆州象桓氏一样世袭吧,而我们陶家,之前当过的最高官员,也只是荆州刺史罢了,以是,先取荆州刺史,规复了侃公的名誉以后,我才能够有进入建康,让陶家也成为世家大族的机遇。不然的话,在世人眼中,我们只是一个奚人外族的家属呢。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我想要荆州,是因为这荆州是我陶氏的故乡,而先祖侃公,也是天下闻名的荆州刺史,我们陶家想要重振家风,就必定要走先祖的老路才是,就象你庾公,你想要荆州,不也是因为你们庾家最光辉的时候,就是三庾期间,一个在朝中当丞相,女儿成为皇后,另两位兄弟节制荆州,觉得外援吗?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庾公,恰是因为你们庾家之前就耐久担负荆州刺史,以是就算你在追击妖贼的战役里建功,也很难会把这个荆州刺史之职给你,刘裕想要北伐,那根基上就是从扬州和荆州两个方向反击,特别是荆州的话,我之前说过,他想重走高祖刘邦的旧路,必定会亲身或者派大将攻取西蜀,而出兵之地,只要荆州,如果给了你庾公,你感觉另有能够呢?”

庾悦不信地点头道:“那就意味着刘裕垮台了?不太能够吧。”

陶渊明淡然道:“那是后话了,庾公如果能在豫州刺史的位置上坐稳,以掉队京为相,那就意味着刘裕和京八党不能再象现在如许为所欲为了,而我们士族,世家大族的权势,会重新节制大晋的朝政,到这时候,才是重新分派天下各州刺史的时候,而当时候,庾公进京为宰执,而我则回荆州主事,互为照应,岂不是一大快事?”

陶渊明微微一笑:“北府军就是再强,京八党就是再短长,也是只能兵戈,治国不可,刘裕想要靠阿谁甚么蓝翔吏校,招一些底层士人来绕过我们停止办理,,但我们也能够反制他啊,只如果士族,都是想要繁华繁华,如果跟着刘裕,那不过只要一些官职的浮名罢了,做事要累死累活,却又不能从处所上捞取甚么好处,如果当官是为了作牛作马,不能让妻儿子孙锦衣玉食,这个官又有甚么好做的?”

庾悦咬了咬牙:“那你要荆州做甚么,耐久想要盘据和分裂大晋吗?”

“就象刘穆之,江家看他有些才气,以是招他为半子,让刘穆之信赖江家把他当作本身人,但因为江氏兄弟的反对,之前的江公一向没有让刘穆之出来仕进,这才让他转投了刘裕,哼,这些基层士人都是一样,有奶就是娘,谁帮他上位他就助谁,只不过,跟着刘裕,他们不会有甚么好果子吃的,迟早还是要返来投奔我们啊。”

庾悦勾了勾嘴角:“话虽如此,莫非你就不怕惹怒了刘裕,引来抨击吗?”

庾悦叹了口气,点头道:“我一向搞不明白,你非要这个荆州刺史做甚么?荆州是兵家必争之地,也是统统有野心的人看上的处所,以陶公你现在的权势,想要篡夺此地,但是难上加难,不如你助我先当上这个荆州刺史,前面我在这里权势安定以后,再保举你代替我当这个荆州刺史,你感觉如何?”

庾悦哈哈一笑:“说得太好了,之前这些底层士人都是跑到我们世家高门这里,求为门客与幕僚,为的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,靠我们能保举他们为官吏,然后有机遇再提携他们!”

说到这里,庾悦俄然想到了甚么,难堪一笑:“当然,这不是说陶公你,你家世显赫,祖被骗过大刺史,不是我说的那些劣等士人啊。”(本章完)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