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一十四章 离间王谢用心险[第1页/共2页]

刘裕长叹一声:“搞了半天,桓玄不是想北伐,而是想通过我来节制北府军啊。但是,我一贯受谢家的汲引,谢家若倒,我在军中也不成能长留,他又如何能够再通过我来节制军队呢?”

刘穆之微微一笑:“这点另有甚么可思疑的呢?于国来讲,趁着北方空虚和战乱,北伐中原,失复失地,起码是收回黄河南岸的地盘,这是青史留名,为后代子孙所钦慕的伟业,谢家暮年因为谢尚北伐,取回了传国玉玺,今后跻身一流世家的行列,此次更是有一支完整由本身组建,把握的精锐雄师,更是没有任何来由错过了。”

刘裕一下子明白了过来:“是因为这回面对秦军主力的,是我们北府军?”

刘穆之收起了笑容,正色道:“是的,并且这一起所面对的,但是秦军在关东的主力,氐人军队,主如果从关中,洛阳,邺城这三地开来,而其他仆参军队,则是在兖州,中原,并州,河北这些处所征发,关西陇右那边的来的很少,以是,一旦此次能在淝水破敌,不但打掉了苻坚的声望,也会打掉这些关东之地的秦国雄师,不管他们是在这里给毁灭,还是崩溃回家,都不复成军,到了这时候,北伐中原,光复失地,就不再是胡想了。”

刘穆之正色道:“多年以来,王谢两家同气连枝,共同进退。王导为相多年,奠定大晋的建国轨制,而谢安是王导以后在位时候最长的权相,也是安大晋天下之栋梁,两家相互联婚,子侄交好,已历一甲子以上,能够说,太原王氏,琅玡王氏,陈郡谢氏,加上荆州桓氏这四家,才是大晋这百年来真正的四大师族,这三十年来,尤以琅玡王氏与陈郡谢氏为首,节制了朝政,成为世家大族的代表,若他们定见同一,那不管是在野的太原王氏还是在荆州的桓家,都不成能介入最高权力,决定天下局势!以是,桓家想要夺权,第一步就是要让王谢两家反目!”

刘裕的心中燃起一团火焰:“也就是说,谢家,玄帅,必然会北伐的,对吗?”

刘裕的眉头一皱:“诽谤两家的手腕?甚么意义呀。”

刘穆之叹了口气:“当年殷浩北伐,把世家门阀间好不轻易组建的雄师,兵败丧尽,比及桓温再次出兵的时候,前次吃过亏的各大世家,再也不肯组建军队了,几近是坐视桓温独立北伐,固然失利了,但是桓温的名声却大大进步,过后又借着剿除豫州刺史袁真的内战,扩大了兵力,弥补了北伐时的丧失,从而一举带兵入京,节制了朝政,这时候世家门阀认识到桓家有篡逆之心,但已经来不及当场征兵,也没有借口,只能抬着王谢两家,与桓温周旋,构和。”

刘裕摇了点头:“但是桓温毕竟是没有北伐胜利,乃至枋头兵败,损了大大的名誉,这时候还想篡位,那是名不正言不顺。但如果明天的桓家,如果能够抗秦在先,北伐于后,真的光复古国土,莫非也没有资格吗?”

“如果真的淝水取胜,那北府军就会成为江淮一带的最强军队,进可北伐取中原,退可镇广陵,京口,威胁都城,能够说谁把握了北府军,谁就把握了中心的政权。桓家固然气力强大,但毕竟荆州离都城有几千里之遥,一旦事情,远水解不了近渴,他们也不成能拥立哪个司马氏的宗室为王,以是,不敷为虑,这就是桓玄想要拉拢你的真正启事了。”

“于私方面嘛,你也晓得,现在大晋的上层世家间的争斗狠恶,会稽王和王国宝他们这回干脆直接上火线抢功了,战后更是会在落空了秦国压力的前提下,想尽体例夺谢家兵权,进一步地将之架空,北府兵一天被谢家所把握,他们的夺权打算就一天不能实现,以是,为了保家属权势职位,谢家也必然会借机北伐,以保北府军,保北府军就是保家属的职位,要不然,如何会招你这个半子呢?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