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八百一十五章 谢氏嫡孙寄人篱[第1页/共2页]

陶潜端起了茶碗,闭眼轻嗅,展开眼时,笑道:“好茶。”一饮而尽。

王珣的眉头一皱,点了点头:“渊明先生提示得是,是我一时激于之前的恩仇,所为有些不当了。看来这些年来,我一向修身养气,可仍然修炼不到家啊。先生之言,我会照办的。”

王珣叹了口气:“跟他是和是战,今后是你的事了,不过,在我下决计把白虎之职相让之前,我想听听你最后的那一个半人是谁。”

陶潜微微一笑:“此人脚步轻浮,不稳,明显不是做惯体力活的苦出身,而他的手白净无茧,更是证了然从小娇生惯养,一身的淡墨轻香,应是常常舞文弄墨,不过,他的身上另有天师道的护符,想必之前跟天师道很有渊缘,你们琅玡王氏的另一支,王右军家属,之前全族信道,而你们这一支,则是根基上不信,王右军家属跟着王凝之在会稽的败亡,一蹶不振,我也没传闻过有甚么子侄从天师道那边逃返来的,你收的这个孩子,应当是姓谢吧。”

王珣哈哈一笑:“我倒是忘了这个了。”他说着,长身而起,走到会客殿的门口,悄悄地拉动了一道不起眼的帘垂,只听到院外响起一阵银铃之声,一个眉清目秀的孺子,捧着一大锅的茶汤,急步而至,把这锅茶汤往柴炉上一放,作揖施礼而退。

陶潜的目光,一向就盯在这个孺子的身上,等他的身影消逝在院门外时,他笑道:“白虎大人,甚么时候你家的僮仆,都用上顶级世家的后辈了呢?”

陶潜抹了抹须上的残滴,笑道:“若无此物,我又如何能做到比别人每天少睡上一个多时候呢,深夜观书,要与睡魔斗争,前人头吊颈,锥砭骨,我只消一碗茶汤便可神清目爽,精力百倍,又何必之有呢?”

王珣叹了口气:“真的是甚么也逃不过你的眼睛,不错,这孩子姓谢,名公义,是谢玄的孙子。”

陶潜点了点头:“这点我一眼就能看出来了,此子天赋极高,将来复兴世家高门,只怕要靠他了。不过,此子过于文弱,只怕是军政方面一窍不通,想跟他祖父谢玄一样成为一代名将,怕是不成能的事了。”

王珣点了点头:“是的,前次孙恩攻破会稽,杀会稽内史王凝之,却对王夫人以礼相待,不但如此,那杜真人还俄然呈现,把谢公义交给了王夫人,哦,不,现在她丧夫归了娘家,应当叫谢夫人了。谢夫人带着这个小侄孙回到了建康城,因为此次大乱,王,谢两家有太多后辈死在天师道妖贼之手,这孩子从小在天师道前任教主门下生长,两家一时难以接管,以是,谢夫人拜托我临时关照这孩子一段时候。”

王珣的眉头一皱:“你真有信心在疆场上克服刘裕?我现在已经越来越不信赖这点了。”

陶潜微微一笑:“如果白虎大人不见外,我能够带这孩子回谢家,我想,我有体例让谢家采取这个孩子。”

王珣安静地说道:“他在杜真人那边不也整天是做端茶送水的事吗?在道人那边能够,在我这里就不可了?哼,当年谢安逼我仳离,我王家早就跟谢家绝裂了,这回若不是看我们世家有难,在这个时候不能再闹分裂,而谢夫人死了丈夫和兄弟,也实在有点不幸,我这才勉强收留了谢公义,让他做点仆人之事又如何了,跟当年我兄弟二人遭到的屈辱比拟,这点不值一提吧。”

陶潜笑着扭头看向了面前空空如也的炉子,说道:“清议论玄,言及天下豪杰人物,倒是连一碗茶汤也没有,实在失兴啊。”

陶潜如有所思地点头到:“谢玄只要谢涣这一个儿子,却有四个孙子,公字辈,别离以仁,孝,信,义为名,这位,应当就是排行第四的季子谢公义了吧。传闻他从小就聪明过人,江南士人皆觉得神童,却因为资质太高,加上从小体弱多病,怕被天妒英才,孙泰的师父,江南名道杜炅当年云游谢家,跟谢安说过,只要削发为道,寄养到成年,方可续命。因而谢公义一向寄养在杜炅那边,可为甚么会来你这里呢?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