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五十八章 争论气节[第1页/共2页]

“孔子说,古之士者,国有道则尽忠以辅之,国无道则退身以避之。当今圣上是贤明之主,十几岁就除了当朝奸臣鳌拜,一副要开承平的模样。如此圣上,倘如有大聪明的话,就该当出山,帮手圣上,初创承平乱世!”

“你有点猖獗了!”

陈近南久经江湖,天然晓得他定非平常百姓之子,只是用心不说罢了。不过,江湖中人,谁没有本身的难言之隐?以是,也不究查那么多。

史绮霞却提出疑问道:“你方才说你是平常百姓之子,那你父亲如何交友了朝廷命官?”

龙儿听了一笑,道:“哪个富人,没有几家贫贱亲戚?”说着,看着朱慈炯道:“您说,是不是呢?”

史绮霞见朱慈炯苍茫的模样,晓得被龙儿说动了,当下忙出声道:“话不是如许说!人偶然令地点!就算当今圣上是贤明之主,人便能够违背时令?宋时的文天祥先生,他能因为忽必烈是一代英主,就投降元朝吗?”

龙儿见大伙都看着他,开朗一笑,道:“您猜错了,我既非朱门,亦非贵族,我就是平常百姓人家的儿子!”

“一定都来?”隔壁有儒生听了,大声说道:“我传闻,此次博学鸿儒科,连大名鼎鼎,久已归隐的大儒傅山先生也来了!”

那儒生大声说道。

“我父亲有朋友在朝廷当官,以是,听闻了此事!”

龙儿目光闪闪地说道。

“顾炎武先生,也就是亭林先生,他平生抗清,忠于前明。在明朝灭亡以后,又投奔弘光朝廷,想规复大明,可惜,小明朝还是灭亡了!他的母亲在小明朝灭亡后,绝食就义,在就义前,对亭林先生说道‘我虽夫人,深受国恩,与国俱亡,义也。汝有为异国臣子,勿负世世国恩,勿望先祖遗训,则吾能够瞑于地下!’亭林先生听了,服从母亲的教诲,决定平生不再当清廷的官员。是以,当今圣上派出很多官员去请他出山,但是,他果断不出山,毫不做出对不起明朝之事!”

那儒生说着,满脸的佩服之色。

“大儒顾炎武先生!”

朱慈炯听了,点了点头。

龙儿见了,笑道:“李世民见到天下良才进入他的皇宫,高傲地说道,天下豪杰,如吾彀中矣!现在的皇上,看到这么多人来,恐怕也要收回如此感慨啊!”

朱慈炯听了,大感诧然,因为傅山是与顾炎武、黄宗羲等人并称的六大师,如果连他也出山仕清的话,那恐怕天下之人,真的都归清了!

长平公主出声说道。

“不过,也有不来拜见的!”

龙儿听了,点了点头,道:“你这话固然也在理,但是,我以为,我的话更在理,更应当如许做!这才是真正为国为民贤者当为之的做法!”

龙王听了,眉一轩,一股严肃凛然凌人,旋即收了起来,笑道:“我如何猖獗呢?”

陈近南冷然说道,他对龙儿是一忍再忍,非常看不惯他那一种高高在上的模样,总感觉他超出人上。

“你究竟姓甚么,谁晓得呢?”

朱慈炯见他对当今皇上多有誉词,内心有点不欢畅,便道:“恐怕一定都来吧?”

龙儿淡淡笑道。

“甚么?”

“顾先生乃当世大儒,你才多少岁啊?竟然说人家的做法是错的!”

“果然是百姓之子!”

朱慈炯听了,拱手道:“叨教顾炎武先生如何不肯出山的?”

朱慈炯忙问道,心想:“我熟谙的很多大儒都投奔了满清,甚么钱谦益,侯方域等人・・・・・・”

朱慈炯等人听了,也点了点头,大是佩服亭林先生的为人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