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26章 忘年交(小说全书已完稿)[第1页/共3页]

“是吗……那潘中堂、王中堂那边,我去帮你说讨情,或许也能有体例呢?定庵,大师都晓得你才学过人,如果真的就如许被迟误了,对于朝廷而言,也确切可惜啊?”阮元又向龚自珍问道,这时因富俊、曹振镛归天,内阁宰相也产生了不小的窜改,阮元与文孚接任大学士,两个协办大学士的空缺则被王鼎和穆彰阿补足。一时之间,四名军机大臣竟都有了宰相之名。不过阮元与穆彰阿同事未几,也只得考虑起潘世恩和王鼎二人,想着再有机遇,便即向二人保举龚自珍,老是不能让他埋没宦海。

“芸台相国,这件事您不晓得吗?”不想这时张集馨却向阮元说道:“文孚文中堂就在前几日,已经上了致仕折子,或许再过两个月,文中堂就不在军机处了啊?”

阮元听着龚自珍之言,也是一时沉默,不知如何安慰他是好。

“哈哈,太清夫人既有雅集之愿,我又何必扫了你们的兴呢?”阮元对于许延锦、顾太清等人集会作诗之事,明显并无不满之情,反而向顾太清言道:“我年纪也大了,和两个老妾独居,却也用不了多少处所,如果你们想用这里园子,就自管用去吧。太清夫人如此雅集心愿,却也让我想起当年家中夫人停止诗会之事了。只可惜我一家九省为官,老是不能多寻同好之人一聚,太清夫人能和云姜办成诗会,夫人和古霞在天有灵,也自当欣喜啊?”

“太清夫人客气了,老朽文集都是十年前所订,现在也想着再出续集了。并且老朽这些年来,目力听力俱皆大不如前,昔日那些文作,却也看得淡了。”阮元也向顾太清谦辞道。

“多谢阮相国提携。”张集馨也向阮元回拜道:“只是……后学还是想在翰林里做个词臣,御史道府之事,实在并非后学所愿。”

“宗人府主事吗……”阮元不觉深思道。

“阮相国,您方才说云姜的家人,也都是江南文风鼎盛人家,这真是太好了。”顾太清又向阮元问道:“之前和云姜品论诗文之时,云姜却也提及过,她江南家中女眷有很多因为丈夫入京赶考,亦或为官之故,都要来都城暂居。以是我也想着,如果云姜的朋友到了,便借这蝶梦园开个诗会,到时候大师一同作诗吟咏,难道乐事?只是如有雅集,恐扰了相国清居,此事还需相国允准才是。”

“太清夫人如此之言,倒是我当不起了啊?”阮元也向二人笑道:“云姜的父亲算是我的门生,德清许家向来家学深厚,云姜的母亲出于钱塘梁家,也是江南雅士,云姜入府之前便已学得作诗之法,却并非我指教之力啊?”

“既然如此,定庵,现在军机处那边,工头已经不是曹太傅了,不都换成文中堂了嘛?”阮元眼看龚自珍都城浮沉十余年,却始终不能得志,也想着对他施以援手,便即劝龚自珍道:“恰好,我和文中堂之前也是旧识,我向他保举你,说不定他看在我的面子上,还能听出来呢?到时候,我劝他改你去户部或者刑部做主事,总比你现在在宗人府要好些啊?”之前的道光十四年,大学士富俊也以八十六岁高龄病故,谥曰文诚,而后文孚便即补任大学士。

「(小说督抚天下全书已于昨日脱稿,目前另有约15万字未发,今后会逐步公布。)」

“这两幅石屏旁观起来,倒是不难。比如这一幅,名为春山霁雪,是因其上方纹路,蜿蜒如同碧山,下方纹路陡狭,如果将其看作流水,则能够视为冰雪初融之际的重生之水,既是初融新水,那中间这些纹路,便自能够看作白雪了。”阮元也指着两幅石画,向奕绘佳耦一一评点道:“这春山霁雪,便是此意。另一幅石画当中,其上纹路如云山环绕,其下纹路如大江东去,故而称之为‘江上双峰’。我这些石画一一皆驰项目,贝勒爷,太清夫人,您二位如果另有兴趣,我自可尽削发中石画,与二位一同观赏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