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章 官复原级[第1页/共3页]

不过,阮元的运气却仍然顺利,冬去春来,嘉庆十七年,阮元再补任工部右侍郎,办理钱法堂事件。就如许,在因故撤职两年半以后,阮元终究官复原级,重新回到了正二品的位置。

“回皇上,臣所讲恰是此章。”阮元天然不敢怠慢。

“是啊,但是又有甚么体例呢?”嘉庆又感慨道:“黄河淤积,实在吴璥是挑挖过的,可挖出的淤沙不过百分之一二,又能济得甚事?河口之事,一向有人建议,将黄河河口改道,从马港口入海。可朕也让百龄检察过了,马港口河道狭小,如果冒然改道,只怕河患更重……唉,这河漕之事,真是进也进不得,退也退不得啊。”

如许的嘉庆,还是本身最后所希冀的嘉庆吗?

“黄河的事,你也该有所耳闻,这些年来,治河动辄耗去百万开支,可河堤呢?倒是无年不决,所分歧者,只在决堤严峻与否。以是本年朕也不想再姑息了,遣了托津南下,清理河工账目,朕也想看看,究竟是不是公然如他们所言,上面有些人剥削河工公帑,乃至于构筑堤坝用银,竟而不敷用了?可这一查,成果倒是两年来账目,全然不差,吴璥和徐端,确是把河工用银用到了河防工事上,如何……如何还会有这些题目呢?”

说到这里,嘉庆仿佛又想起了甚么,便对阮元道:“阮元,朕记得前次经筵之时,你所讲之一篇,便是《周易》当中‘穷则变,变则通,公例久’一句,朕记得没错吧?”

思忖之下,阮元也只好对嘉庆道:“回皇上,臣也觉得,现在天灾频繁,国库亏空尚不能尽补,河漕之事,亦无根治之法,不如先行延缓数年,待风调雨顺,民无灾害之际,再做筹算。”

但是,阮产业中这般安适的光阴,却也终有结束的一天。就在这年十仲春,嘉庆同意了翁方纲的致仕一事,而翁方纲之前的预言竟也不测成真,阮元公然补了他内阁学士之缺,回到了二品要员之列。

只是,那“风调雨顺”的光阴,却也不知何时方能到来。

“皇上,臣清楚了,皇上能够记得臣昔日辛苦,对臣破格擢用,臣自当实心任事,为皇上经心极力。”阮元当即答道。

“可现在朝廷弊端,底子在于天灾履起,百官因循,旧制当中,良法尚不能立,以是阮元,你感觉,眼下这大清,真的便是‘穷则变’的时候吗?至于‘变则通,公例久’二句,本来朕也是信的,可回想汉之武帝挞伐,终致海内浪费,唐之多立藩镇,而有安史之祸,宋之熙宁改制,竟成党争不止,明之万历辍朝,乃至亡国无日,你说这变了,公然就能通吗?通了,公然就能久吗?”不想嘉庆之言,竟是到处针对这三句话:“阮元啊,这些年你未经政事,或许有些事你还不晓得吧。实在这两年里,不管朝廷中的言官御史,还是官方士人,上疏言政的都很多,但是他们之言,又有多少是可行的?朕看着他们,虽有一二公然是为了朝廷天下着想,可十之七八,却也不过是想着趁朕海运、河道二事不决之际,上疏妄言,借以取名罢了。他们老是说,这河漕旧制多有积弊,以是将河漕旧制改了,就能保河漕安澜,亏空渐补。哈哈,改了旧制,新制公然便是毫无弊端吗?新制之弊,现在的河漕之上,还能接受得起吗?你看前朝这些典故,妄改旧制,乃至天下丧乱之事,莫非还少吗?如果不能寻出更加妥当之法,那朕看着,还不如先行旧制呢。阮元,这件事,你意下如何呢?”

可若不是如许的嘉庆,他还能做得更好吗?

“阮元啊,此次你能为朝廷充分图书,自也是大功一件了,这些书,朕就收在这养心殿里,严加把守。今后今后,这一百七十余部罕见古籍,也老是能够保存百世了。”嘉庆看着阮元的献书服从,也对劲的对他说道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