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三章 阮公墩与灵隐书藏[第1页/共3页]

“春冶说得是啊。”阮元也感慨道:“更何况,文澜四库本就有很多图书未能收录,我们再建一个书库,这些未收之书也有了安设之处啊。你看,客岁乍浦那边,贩子又从日本寻了很多书返来呢。”

灵隐书藏建立以后,阮元也重新燃起了创办文教的兴趣,想着《十三经注疏》虽已订正结束,却仅为注疏之人一家之言,若能集汉唐以降诸家经注,将十三经一并贯穿,则学问之广,可谓极矣。很快,阮元便开端寻求经解诸书,筹办编成一部《十三经经郛》。而浙江修志之事,阮元也多加扣问杭州士人,想着如果蔡牵公然年内得以就擒,海上承平,便重修《浙江通志》,以成修书之另一大业。

“好,那就你二人同去吧,到了杭州,务要详查刘凤诰之事,此中证据,务必清楚确实,办案之时务必谨慎,不得再有徇隐之行!”嘉庆同意了托津的要求。

但是,阮元修志的欲望却终究落空了。

“杭州那边,你现在可有新的证据?”嘉庆向陆言问道。

“里堂,我何时看不起这释老之学了?这里方丈寺僧,多有精通释典之人,本日我还与他们问起过‘浮图’一词,竟作何解呢。我反对的不过是以佛释儒罢了,你可不要曲解啊?”阮元听焦循笑话本身,也不由据理力辩道。

“教员,这话说返来,教员这汇集的天下图书,还真是多啊。”许宗彦也对焦循和张鉴笑道:“前几日我去教员那边,向教员请教天年之学,却在教员那边发明了一部《吾妻镜》,我传闻,这是日本国以内史乘,不想教员对这些海东史事,也多有研习啊。”

很快,朝廷的谕旨便到了杭州,杭州以内二县知县、知府任泽和,都被当场夺职,刘凤诰停息统统学政公事,归家等待钦差提审。且嘉庆再三言明,阮元不得参与此案审理。托津和卢荫溥也很快一并南下,作为钦差主审刘凤诰一案。阮元在浙江一贯断案详慎,讯断公允,此时控案虽多,却几近与浙江无涉。这也是阮元抚浙前后八年间,嘉庆第一次,也是独一一次向浙江调派办案钦差。

焦循、张鉴、许宗彦听着阮元之言,也都暗自感慨,或许百年以后,本身兴建书藏之事也能够惠及先人,永垂不朽了。这日阮元便也向灵隐寺问起兴建书藏可否实施,灵隐寺和尚得知阮元亦是恩德天下士人,自也欣然同意。不过一月,灵隐寺便择出寺舍数间用以藏书,阮元、焦循等人也各自向寺里捐募了很多图书,不数年工夫,杭州呼应出捐之人已是络绎不断,灵隐书藏之名也开端在江浙广为人知。阮元创办书藏之举,实开后代私立图书馆之先河。

仲春方至,阮元也获得动静,颠末量年疏浚修护,西湖水利终究兴建结束,而先前本身筹办在西湖当中构筑的小岛,这时也已经完工,杭州百姓感念阮元治水救灾、宽政恤民之德,便将这处小岛称为阮公墩。阮元也自乘小舟,在西湖中抚玩着这座新成的“阮公墩”,只觉这座小岛不但有分遏水势之利,更是同南面的三潭印月,东南的湖心亭成鼎足而三之势,三岛相映成趣,大有传说当中蓬莱三仙岛之感,阮元眼看西湖风景秀美如此,自也是无穷舒畅。

“皇上,臣愿前去!别的,光禄少卿卢荫溥,多年来与臣一同办案,向来得力,是以臣保荐卢荫溥同往!”托津主动请命道。

数日以后,阮元又于焦循、张鉴、许宗彦一道,前去了杭州之西的灵隐寺。这时因朱珪、翁方纲文集校刻结束之故,阮元为存其图书刻版,特地找到了灵隐寺商讨储藏文集之事。灵隐寺中僧侣多识阮元之名,自也乐意效力。阮元谢过大家以后,自发可贵有个安逸之日,也带着三人一并在灵隐寺中旅游,抚玩宝刹风景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