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章 京中评议(下)[第1页/共3页]

“皇上,臣觉得,阮元之事,眼下冒然定论有些匆促,既然皇上已经下旨,阮元不得再参与浙江事件,待蒋攸铦到达杭州,阮元便即归京受审,那他归京之事却也不消焦急。现下另有一事,臣倒是不解。”这时,一旁的协办大学士长麟却开了口,对嘉庆道:“臣方才也看了相干檀卷,现下任泽和纳贿已有实据,可刘凤诰只要自认连号之事,并没有认下纳贿之数啊?这纳贿而参与连号,与不纳贿参与连号,臣觉得另有辨别,如果刘凤诰确有纳贿之事,那托侍郎言及绞监候,臣没有定见,可如果他没有纳贿呢?托侍郎,这件事你可查清楚了?”长麟也做过浙江巡抚,固然治绩不如阮元,却也很有申明,清楚外任不易之处,对于同为外任的阮元和刘凤诰另有必然怜悯,是以向托津提出了质疑。

“好吧,本日就先议到这里,朕也再拟一道上谕,将刘凤诰产业抄没,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纳贿!至于阮元,就先让他暂留浙江,待蒋攸铦到差,便即归京!阮元刘凤诰,本系同年进士,相互放纵包庇,竟使如此连号大案,几乎被直省讳饰,这一次,朕毫不会对他们容情!”嘉庆想着长麟之言确有事理,对于阮元和刘凤诰的惩办,这时朝中也再无贰言,便结束了此次议事。

“够了!”嘉庆想着师生之事,竟是越想越气,不觉打断戴衢亨道:“洪莹之事,朕自有考量,退朝以后,朕会让英和与二阿哥一起,对洪莹出题重试!至于查有圻之事,朕自会让刑部严查。但戴衢亨,既然这两件事都与你有关,你也自需避嫌,这段时候你自归家去,朝中议事就不消你参与了!”

这一年因嘉庆五十大寿之故,各国使臣再一次云集都城。不过这时因连遇大案之故,嘉庆愁闷之下,也宣布本身五十大寿不再购置太和殿大宴,只在内廷饮宴便罢,处所督抚亦不准进献金银珠宝,是以都城表里并无乾隆八旬万寿那般热烈。可即便如此,念及各国使臣远道而来不易,嘉庆还是如乾隆万寿时普通,准其面圣,并派了秦瀛和翁方纲迎见朝鲜国使。

“是啊,就是仪征阮伯元啊?你说二十年前,当时他方才仕进,是翰林没错,现在已是浙江巡抚了。如何,你年纪悄悄,竟也识得伯元不成?”翁方纲听这使节俄然问起阮元,不解反问道。

不过这时嘉庆,包含托津和卢荫溥,仿佛都健忘了一件事,这些年来,一向遭到嘉庆重用,也参与了阮元渎职之事评断的桂芳,本是嘉庆四年进士,而那一年的副主考恰是阮元。那日桂芳议事之时,暗自沉默,对阮元一事不做表示,但退值以后,桂芳也暗中将阮元或被遣戍一事,奉告了汤金钊、陈寿祺划一科进士,汤金钊等人听闻,一时也各自震惊不知所措。不过数日,阮元在京的旧友秦瀛、翁方纲等人,也都接踵获得了这个动静。

朝鲜国使当中,这时亦多爱好书法碑刻之人,恰好上一年年底,阮元在杭州获得了一部《华山华山庙碑》的拓本。这“华山华山庙碑”本是东汉桓帝延熹年间所成,然至明中叶原碑已毁,世上唯稀有部拓本保存,阮元在杭时与天一阁范氏熟悉,经范氏先容,展转而得其一拓本,即所谓四明本。念及拓本可贵一见,阮元只得临摹一部,转赠给了都城中的翁方纲,并商定本身如果有机遇北上,定当将四明本带来都城,与一众文友共赏。这日翁方纲听闻朝鲜多有雅善碑本的同好,便带了华山碑摹本,前来朝鲜使馆,与一众使臣共同赏识。可提及这华山碑摹本来由,翁方纲却想起阮元境遇,不由得感慨道:“唉,实在伯元他本年,本也应当入京觐见皇上,同贺皇上五旬万寿的。可现在刘金门的事,竟把伯元扳连了,伯元此次北上,多数是凶多吉少啊?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