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六章 英清峡纤道[第1页/共3页]

“那好,这件事,朕交给你了。来年八月,朕等你的捷报。”道光考虑再三,终究正式同意了陶澍海运之策。如此上海之地,漕粮海运一事,便已是万事俱备,只欠来年正式开行了。

“总制顾虑精密,下官自当顺从总制之令,妥当构筑此处峡道纤道!”成格、达3、翟锦观三人一并应道。

而道光五年的夏季,阮元也在广州开端筹划起了本身督广的最后一项严峻工程,即英德、清远峡道纤道构筑之业。所谓英德、清远峡道纤道,又称英清峡纤道,乃是广州府之北、韶州府之南英德、清远二县之间的山川门路。英德清远之间高山峡谷林立,交通一贯不便,需求通行,则既要通过很多险要山地,也要在几道狭小的峡谷中拉纤行船,行人过英清二县,常常苦之。固然宋嘉佑、明嘉靖之时,也曾有本地官员构筑峡道纤道,可时至道光朝,英清之地旧有门路已经长年失修。阮元早在道光二年,便即重视到英清山峡行路艰巨,但苦于经费不敷,当时不敢完工。至道光五年,广州府库已渐充分,有了红利银两,阮元方才重新打算起英清峡纤道之事,力求建成比之前范围更大,更便于百姓通行的峡道纤道。这一日阮元也和新任巡抚成格,粤海关达三,盐运使翟锦观一同在督院议事,为大家讲授英清峡纤道的构筑打算。

“陶澍啊,你所为之事,利于百姓,朕本不该攻讦你的。但你也要清楚,这是漕粮,你不成儿戏视之啊?”道光看着陶澍自傲之状,却也有些担忧,道:“来年这一百五十万石,户部统计过,已经是最低限度了,你那些受雇的海商,他们公然可靠吗?万一有海船颠覆之事,可如何办呢?他们的船只,你可有看过,确切都是能够载运千石漕粮的商船吗?”

“夫人、杨吉,我……我好累啊……”阮元看着逐步落下的落日,回想着本身和蒋二了解三十年,终是主仆一场。固然本身已经痛下决计摈除蒋二,可昔日的恩典,又怎能就如许尽数消逝呢?

“如此说来,确是辛苦你了。”只是道光对于江苏之事却仍然有些担忧,又向陶澍问道:“朕倒是听闻,松江府有几个村庄,本年出了抗粮之事,可有其事啊?如果抗粮之事不断,那来年海运,你要如何收成全功呢?”

“回皇上,臣在上海,每一次海商应募,臣都会亲身与其参议雇募海船之事,起码一半以上的海船臣亲目睹过,也看过他们驾驶海船。”陶澍也向道光答道:“臣能够包管,这些海船都充足坚毅,能够胜利出海,并且耐久飞行。更何况此次海运,大半线路都是沿着海岸线北上,风涛之险,也不如朝中有些人想得那么大。至于交兑一事,臣愿亲身主持海船北上,道光六年八月,臣包管一百五十万石粮食能够尽数在天津交兑,如若不能,臣请以押运军粮负约之例,请皇上严惩于臣!”他所言押运军粮,法律要比平常交兑漕粮更加峻厉,道光自也清楚,陶澍如果没有绝对信心,是不敢下这等军令状的。

“说来听听。”阮元也向伍秉鉴答道。

“好,早晨我就替你写。”孔璐华一边悄悄抱住阮元,一边向他不住安抚道。

“伯元,那伍总商又来了,听他所言,仿佛洋人又有些事,要请你去商讨。”这时杨吉却俄然呈现在了大家之前,向阮元汇报导。

“你且奉告他们,稍安勿躁,我这边会和粤海关一同调查租船的事,也会详细查对那艘洋船焚毁之状。过些光阴,我天然会给他们一个答复。”阮元深思半晌,仍然决定稳妥应对,伍秉鉴便也告别阮元,前去告诉洋商去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