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九十九章 李赓芸救灾之策[第1页/共3页]

“若如此,则当于各村尽数公示。”李赓芸道:“中丞所言不错,如果公示之事,仅行于府县,则村落百姓大多不知县中端方,仍然不知本身所应得赈粮之数。以是要公示,就该在受灾各村一并公示,当每村立牌子多少,上书施助事件,先将施助之法公之于上,以后,将本村应受赈百姓姓名尽数写上,每户受灾如何,人丁多少,应受赈粮之数,都要一一详列于上。若如此,则百姓一方面清楚了本身应受赈粮多少,另一方面,也清楚本村有无奸民冒充极贫之家,冒领赈粮。中丞方才也说了会遣人查访其间,那么如果赈粮发放不敷,百姓天然会奉告查访之人。如此彰明法度,据实放赈,则奸吏刁民,天然无所遁形了。”

当夜阮元便即修书去了嘉兴,请李赓芸南下,钱大昕则留在杭州办理诂经精舍的兴办事件,浙江名流得知阮元、钱大昕、孙星衍、王昶四大海内名儒,一时齐聚诂经精舍,又广招人才讲学其间,又怎能不为之心动?一时前去浙江,主动情愿讲学者不计其数,诂经精舍尚未正式揭幕,便已会聚了段玉裁、张鉴、顾广圻、陈鸿寿、严杰等江南两浙一多量名流在内,看来间隔阮元兴学之梦的实现,也只剩下时候题目了。

“生甫兄历任府县已有多年,我信得过。这四十万石赈粮,我本日便上疏皇上,请皇上截留漕粮,以备施助之用。”阮元道。

“生甫兄所言,实在让我大开眼界啊。”阮元叹道:“方才生甫兄所言,我自当一一推行。却不知这发放赈粮以外,还需求重视何事呢?”

“官府需求做的,是两件事。”李赓芸续道:“第一,官府应当在受灾府县,公示于众,贩子凡是出售粮食,必须在官府有所记录。以后,官府依贩子出售粮食多少,酌情发给银钱,作为赔偿。第二,严控粮价,在受灾府县声明,凡贩子出售粮食,一石米不得超越二两五钱,即便是门路不便的属县,也不得超越二两七钱。如果有贩子高价售粮,超越官府订价,则严加惩办。如此,贩子得官府详查,便不会私相出售粮食攫取暴利。而他们既然能获得官府的银钱补助,出售之时也自会心甘甘心将粮价降下来了。”究竟上嘉庆之初,一石米正长年景的时价只在一两五钱高低,李赓芸将贩子售粮代价定在二两五钱,本已是照顾到了荒年年景不易,准予贩子停止必然红利,但即便如此,贩子红利亦需有限度制约。

“官府除了放赈以外,亦需出钱。”李赓芸道:“放赈之事,所针对的是受灾严峻的哀鸿。但平常中产之人,或城居百姓,一样能够因为这场水患而丧失严峻。并且灾荒一到,粮价必定暴涨,别的不说,就说鄙人所见,眼下嘉兴已有很多贩子备下粮米,筹办高价在灾区出售了。中丞无妨想想,如果平常百姓这半年里,每日都需求用两倍的代价去买米度日,那说不定有些人家,本是中产之家,灾荒一过,却也成了穷户呢?”

而李赓芸在嘉兴也收到了阮元的来信,同时钱大昕担忧李赓芸为人憨直,竟不从阮元号令,也暗里修书一封送到了嘉兴,将阮元保荐他升任一事详加言明。李赓芸看了两封来信,自是忸捏难当,对阮元的猜忌之心尽去,反倒是感觉阮元有恩于己,便该当更加还报。以是收信当日,李赓芸便清算了行装出发南下,一到浙江抚院,便向阮元赔罪,但愿阮元宽恕他上一年的截船之举。阮元本也不在乎这些,又那里会难堪于他?不但没有一句抱怨之言,反倒力赞他经心营私,本就应当获得汲引。随即,阮元也为李赓芸安排了上座,见他安息已定,便问起赈灾之事来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