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一十六章 南书房的工作[第1页/共5页]

“阮大人,外省提镇之事,那里像你想的那般费事啊?任职一两年便即变更,本来也是常事,如何到了阮大人这里,就这也不成,那也不成了呢?还是说,阮大人与李长庚有旧,以是想借此庇佑于他啊?”英和道。

英和看着制定的改任人选,问道:“阮侍郎,皇上自断根和珅一党一来,所新任提镇,俱是资格深厚,多有功劳之人。这份名单前面,也已经将大家近年的考课功劳,一一齐备。却不知阮侍郎又有何建议,莫非兵部如此谨慎的调任名单,竟也有不当之处吗?”

“但鄙人却以为,眼下该当让李长庚持续担负定海镇总兵为好。”阮元道。

眼看北都城已是冬去春来,进入三月,阮元的公事却一点很多。这一日,兵部制定的部分将官改任奏疏被送到了南书房中,因触及俱是提督、总兵之属,阮元一时也不敢决策。便将英和、潘世恩一并找来,共同制定改任之事。

“你这话说的就不对了,朕想着眼下的军机处里,戴衢亨便是翰林文臣出身,可他一样做得军机大臣啊?再说了,朕想着他与你另有些友情,他兄长戴心亨活着之时,是你乡试的座师啊。另有,当年编修《石渠宝笈》的时候,董诰也曾与你同事,他对你印象也不错呢。结婚王、那彦成,这都和你有友情啊?有他四人和你同心合力,你入了军机处恰是事半功倍啊。也就是庆桂与你常日来往少了些,那也无妨,庆桂已任了大学士,还是要居中慎重的,你也不必担忧。如何样,你可有此志愿?”嘉庆劝道。

断根旧弊的同时,嘉庆也厉行俭仆,嘉庆四年因大行天子梓宫尚未安葬,停息避暑山庄之行。先前新疆官员奉和珅之命,开凿大和阗玉送往都城,嘉庆得知此事以后,即令火线官员将大和阗玉弃置。乾隆庙号谥号,此时也已定下,庙称高宗,谥曰纯天子,后代谥号有所增益,临时不表。

“眼下朕要做的,就是先将大权收归朕之手。待得统统有条不紊了,再把权力下放到军机处。至于南书房,统统重归正路以后,也就该回到它本来的模样了。”这是嘉庆的打算。

嘉庆却道:“阮侍郎,你著书兴学,考校两省士子,一贯俱有申明,这会试的副主考,却如何就做不得了?若论学问,朕看着你做副主考,是最合适不过了。并且你也不要担忧,此次会试,朕任命的主考,是你的恩师,户部尚书朱珪,另一名副主考则是左都御史刘权之,他二人资格深厚,多有督学、出题经历,你如果不会,和他二人多学习一番,也就是了。朕如许说,你还想推让吗?”

随后,嘉庆开端下诏求言,宣称不管官民,都可向军机大臣或各部院上书,后改成向都察院或步军统领衙门投书,总之即便是布衣百姓,也能够向朝廷陈述所见弊政。并且就实际而言,除非嘉庆亲决,不然都察院不得将布衣上奏视为“妄诞”之言。(但是,因上奏文书数量浩繁,都察院私行退回布衣上奏之事,也仍然有例可循。)

嘉庆听完二人辩论,也深思了半晌,道:“实在这件事啊,朕想着还是阮元所言更加安妥。这李长庚在定海镇,到本年也就是第三年,如此说来,改换并无需求。并且英和啊,你方才提及,朕眼下便能够给定海镇发下拖欠的军饷,朕何时与你说过啊?本年免了很多府县赋税,能收上来的赋税,把川楚的缺口补上,就不错了,剩下的前两年的军饷,朕能够补发,但能收回的也不过一仲春的欠饷。你未经查证,便私行代朕出言,自是有些忽视了。并且你却不知,浙江事件,阮元先前在南书房时,便与朕多番议论,他天然也要更熟谙些,你毕竟初用政事,还是要多些实干历练才是。当然了,这些事朕之前没奉告你,也是朕的忽视。”英和听着嘉庆言语,宽和与严明兼备,一时候也想到本身确有不周之念,便不敢再言语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