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说那忠棣府早早便领了歆贵妃要回府探亲的圣旨,这上高低下半夜也不得闲,这每一日都是忙着筹措着。

斯须,听着外头有马嘶鸣之声,有两列人小跑而来,一列是持着灯笼的寺人,另一列是持着花篮的宫女。这时阿德跑到忠棣府前,拍掌道,“来了,来了!”这时大伙晓得是贵妃娘娘的凤撵来了。

杜氏听了便道,“既是如此,老爷便先回房吧,等来通报了,我们再出来也不迟。”

茱萸扫视了一番,问道,“应氏如何不在?”她问的便是李婵生母,现在还在偏院住着,明天如许的事儿,也无人唤她。

茱萸想起当初大雪的日子,老忠在这中堂前受罚的景象。又想起李婵在时,两人在院中玩耍的风景,一时心下感慨,不堪哀痛。

到了十五日一早,天还未亮,李耿及杜氏皆按着朝中赐下的品服,换了一身荣装,诸人皆是梳洗毕,男丁也都清算好了。

李耿含泪道,“这昔日农家之家,粗盐布帛,固然日子苦一些,可也是得嫡亲之乐,一家人齐划一整,看着也好;现在虽是繁华,却只能骨肉分离,为人父者,毕竟感觉是毫偶然趣了。”

因着忠棣府诸人也不识得宫里的礼数,便又有鸿胪寺的人前来,教了如何退,如何跪,乃至进膳时候等各种礼节,概不堪数。

到了中堂前,彩莲与鸳鸯跪请茱萸下撵换衣,此时寺人都去了府外候着,又有宫女拿了一应金饰来。这院中早已不似当年那般萧索,只见着各色花灯灼灼,皆系细纱扎成,一看便知出自巧匠之手。中堂前又多挂了一副牌匾,上头写的是“仁人妇德”四字。

李耿撑着身子由人扶着到了忠棣府大门外,与杜氏一道在那儿候着。这忠棣府周遭五里的街道,现在早已是用不透光的帷幔挡的结健结实的。

杜氏忙跪下道,“娘娘明鉴,真当是碍着端方,未有圣旨,臣妇也未敢轻举妄动呀。”

李耿连连点头,“我就在这儿等着娘娘,谁也别劝了。”

且说,周昶景赏识叶之章的文采,喜好这个开畅聪明、见多识广的榜眼。叶之章书读很多,加上生性风趣,办事才气可油滑,可坦直。因此天子不管说到那里办事,问的甚么希奇古怪的题目,叶之章都能随即应对,也总能讨得天子的欢心。

没过多少天呢,他就成了周昶景身边必不成缺的人之一了。周昶景固然一天到晚老是忙于政务,批折子,上早朝,与各路王公大臣在公开里刀光剑影,忙得不成开交。

此时知是贵妃本人尊驾到了,李耿领着府里诸人赶紧跪下扣头存候。这时彩莲上前扶起李耿,只杜氏单单跪着,稍显了难堪。待得凤撵进了大门,方才有人来告,请杜氏与两公子起家来。

这才过了月初,宫里便先拍了寺人出来,看忠棣府筹办如何了。比方这那里给贵妃换衣,那里给贵妃歇脚等等。又亲身查视了这回礼之地,开宴之所,又跟府里的仆人对比了退息的地儿等。另有外务府派了总理寺人出来,带了一群小公公,在忠棣府四周设立关防,挡上帷帐。

杜氏忙上来安慰,“娘娘可莫哭了,这妆都得花了。”

李耿见了,也是悲从中来,只是强忍着道,“娘娘当日进了宫,便未曾得见,这好不轻易回娘家一趟,怎就哭哭啼啼起来了,这可千万使不得。”

茱萸嘲笑了一声,“是怕冒昧了我,还是怕你自个瞧着心烦?”

想及这些,茱萸又道,“你现在既是如此巴结于本宫,那本宫便再给你传条旨意可好?”

茱萸进了换衣处,换了身金色琉璃挂珠的裙子,一时见这园中百花争鸣,香氛环绕,到处都是灯火交映,这细乐鼓噪之声,说的便是这府里的繁华繁华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