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1章 要对得起父母官的称呼[第2页/共2页]

而刘进学却没有称驸马爷而是直接称杨府尊,恰好登州宦海上又没有这么一号人物。

“你要至心想要做好劝课农桑的事情,就趁着年前这段时候把全部招远县都走一遍,挨个村社走,挨家挨户的走,去摸清楚百姓的环境。”

等驸马府亲卫把方克俭交到王满仓手中,杨少峰又将目光投向了新任知县刘进学:“你先跟方克俭做好交代,重新查对县里的赋税账目都要重新再查对一遍。”

“你是招远的第三任知县,陛下既然让你来做招远的知县,申明陛下信赖你的才气和为人,千万不要孤负了陛下对你的信赖和期盼,更要对得起父母官的称呼。”

独一让杨少峰猎奇的是,到底是谁抢在本身前面把空印案给戳破了?

话说,本官这个登州知府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合格了,竟然没能早点儿发明方克俭这类人才?

空印案嘛。

瞧着刘进学傻傻点头的模样,杨少峰倒是微微感喟一声,说道:“那些老百姓种了一辈子的地,哪个不比你懂如何种地?”

听到刘进学的答复,杨少峰忍不住伸手揉了揉额头,说道:“你种过地?你晓得种地?”

遵循朱天子制定的端方,处所上的官老爷们每年都要派人“诣户部核赋税、军需诸事”,也就是把当年的账簿交到户部去查对赋税账目。

遵循宦海上的端方,称呼官职一贯是就高不就低,像杨少峰的身上挂着从一品的驸马都尉,正四品的登州知府,从五品的鸿胪寺少卿,正六品的宁阳知县,这四个职务凹凸不等,但是宦海上普通都会称呼杨少峰为驸马爷,哪怕是李善长和刘伯温这类级别的大佬也是如此称呼。

刘进学拱手道:“回府尊,下官筹办遵循府尊的叮咛,先把县里的赋税账目都查对一遍,再把户籍册子和田产册子都查对一遍,等来年开春再劝课农桑。”

听到账簿这两个字,杨少峰当即就明白是如何回事儿了。

如果说有甚么例外的环境,那就是杨少峰直属的附官,比如说蓬莱知县徐敬玉和栖霞知县陆不平。

杨少峰扭头瞧了方克俭一眼,随即便对驸马府亲卫叮咛道:“把这个傻缺交给王检校,让他跟刘知县做好交代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