跛五却嘿嘿笑了一声:“瞧县尊这话说的,他们身上另有小的用鞭子抽出来的鞭痕,另有被人用棍棒打出来的暗伤,咋能说是甚么都没有呢?”
最后的对比成果不出杨大知县所料——扬场遴选出来的麦种,要比王琼送来的麦种更加饱满沉重,乃至连扬场时次一等的麦粒,都没比王琼送的麦种差多少!
朱天子此次来开封府,除了要听取徐达和常遇春等火线将领的军事环境汇报,同时也是筹算看看河南百姓的实在糊口环境。
杨大知县扭头瞥了跛五一眼,随后又望着山洞里的粮食说道:“让人把粮食都运回县衙的库房存起来吧,这些粮食临时先不分给百姓了,比及秋后以后再说。”
杨大知县恨恨的呸了一声:“狗入的,心都他娘的黑透了!”
这话倒是一点儿没错。
这是一种近似于“龙生龙,凤生凤,老鼠儿子会打洞”的思惟,在老百姓的看法里,用上一代饱满沉重的麦粒做种粮,下一代种出来的麦子也会颗粒饱满,一家人或许就能多一口吃食,特别是到了灾年的时候,一家人或者就能多一分活下去的但愿。
“但是他们改蒙古名字,跟蒙前人和色目人称兄道弟,他们宁肯让粮食发霉都不肯意分给乡里的贫苦百姓哪怕一粒。”
暗自策画一番后,杨大知县把手里的粮种放归去,又对跛五叮咛道:“把粮种都替代了吧,用方才扬出来的新种子,替代王舍人送来的那些。”
启事很简朴,朱重八朱天子眼下并不在应天府,而是正在前去河南开封府的路上。
只要这些乡绅们当初对待乡里的百姓略微好一点儿,宁阳县的百姓也不至于一点儿都不念他们的好,更不至于在分完他们的地盘以后还要骑着马去揍他们。
跛五也是一副心有戚戚焉的模样,望着兖州府的方向骂道:“存了这么多好粮食,另有那么多的金银,这些狗入的真是丧尽了知己!”
中原堂口的老百姓向来讲究一个滴水之恩,当涌泉相报。
有人说宁阳县的杨少峰杨大知县大要上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,实际上倒是个黑心烂肺的赃官苛吏,像甚么强夺百姓地步、强抢民女、屈打成招之类的事情就没有他杨大知县不敢干的。
证据?
略微揣摩一番,杨大知县又弥补了一句:“从这些粮食内里挑一些好的种子出来,再把客岁和前面的麦子都磨成面粉,遵循七文钱一斤的代价卖给包子铺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