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一节 渔翁得利[第2页/共4页]

哪知黄珍却瞥了管同一眼,捻须嘲笑道,“管郡承既然口口声声说要查账,怎能光看上计簿。须将账目一笔笔细细查验,方能算是查账。”

“算账?吾但是故意有力哟。不过总会有效处吧。”蔡吉转头苦笑道。虽说借着管统与黄珍之间的冲突,蔡吉本日渔翁得利地将账册拿到了手,不过如何措置这些账册,更加切当点说,如何让这些账册成为插手东莱政务的拍门砖,却成了摆在她面前的甲等大事。

蔡吉定睛一瞧此中一人恰是那日来讲武堂招聘的张姓胥吏。遐想此人那日在书房内的表示,蔡吉不由有些为管统担忧起来。须知蔡吉之以是在把握了兵权以后,仍对府内的财务事件谨慎处之,就是因为手头贫乏能够措置政务的文士。哪怕她现下能以武力逼迫黄珍等报酬其效命。可这些胥吏都是老油条了,万一他们在关头时候给她使个绊子,那可不是闹着玩的。是以蔡吉甘心另起炉灶私设小金库,也不肯冒然插手郡府的财务。

??所谓,财务乃庶政之母,大到管理一国,小到筹齐截户,谁捏住了荷包子,谁就有了发话的底气。故多爱向要管家钱,天子常瞒着大臣搞小金库。须知,若没这阿堵物,哪怕你是韩信转世,也得为军资走后门;若没这阿堵物,哪怕你是汉武再生,政令都出不了长安城。

“这些可不是书卷,是郡府的账册。事关严峻,从本日起,切不成让闲杂人等进吾书房。”蔡吉语重心长地叮咛道。

管统见黄珍一幅袖手看好戏的模样,当即就犯起了牛脾气,将手中的竹简一甩道,“好!那管某本日就在这堂大将账目好好查验一番。张普、李获,这堆竹简就交由汝二人来措置。”

黄珍的这个“搬”字用在汉朝的账册上但是一点都不夸大。却见未几时,那几个胥吏便肩扛手抬着将一捆捆竹简搬到了大厅中心。蔡吉粗莫预算了一下,这么一堆竹简少说也要有几百卷。要一本《论语》全文共有11705个字,约莫也就相称于后代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。可记录到竹简上却要近三十卷竹简才行。更无庸说是一郡之地的账目了。

管统与黄珍所言的“上计簿”乃郡国向朝廷呈报的财务出入簿,能够说是中国“管帐陈述”的发源。不过眼下汉庭早已落空了对各个郡国的实际节制,故就算低下的县衙交齐了账目,黄珍等人也不见得会去做郡上计簿。

遵循前一世小说戏剧里的宅斗桥段,一家之主之争常常是从夺账簿节制权开端的,期间还能够触及钥匙、印章等等之类的小道具。只是蔡吉没想到自个儿转世到汉朝以后竟也能有幸碰上这么一出。当然以蔡吉眼下的环境来讲,她本也没啥态度好去嘲笑管统猴急。须知,蔡吉做太守道现在,但是连账册的面都没见过。就算前次在水寨恐吓段融说要查账,亦不过是虚张阵容罢了。她如果然能说查账就查账,那何必又是打劫贡船,又是跨海互市的大搞小金库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