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五节 渤海高氏[第2页/共4页]

的地盘尽数充公充公用来军屯,使得曹军的气力又晋升了很多。也不知蔡安贞会否学曹操借北上攘夷之名拿河北的豪强开刀。合法田丰暗自测度蔡吉下一步的作为之时,一行人等在漳水河边搭起凉棚歇了下来。颠末先前一番巡查蔡吉对南皮的屯田环境大抵有了一些感性熟谙,因而趁着小憩的当口蔡吉便又扣问起了她治下冀州四郡的环境。"清河下辖七城,共123964户。男女760418口;安平下辖十三城,共91440户,男女65118口;河间下辖十一城。共93754户,男女634421口;渤海下辖八城,共132389户,男女1106500口。"向蔡吉禀报冀州四郡人丁的是一个年约二十多岁,边幅漂亮的年青人。此人姓高名纳。字孝才,乃渤海本地人士。目前在太史慈帐下充当主簿一职。高纳的声音明朗透亮,而他所念出的连续串数字对在场的世人来讲更是动听动听。特别是当高纳念到渤海郡那一百多万人丁数量时,现任冀州别驾的刘义逊冲动得连双眼都出现了亮光。须知哪怕是蔡吉运营多年的青州目前也才不过两百多万人丁,现在他们所处的渤海郡光是人丁上就已抵得上半个青州。试问这又怎能不让报酬之动容。比拟像打了鸡血似的刘义逊,蔡吉的反应则较着沉着了很多。渤海郡地处后代河北平原,一来没如何闹过黄巾,二来也不似司隶等地几经诸侯混战。哪怕是在讨袁大战期间,本地各城面对挥师北上的太史慈也几近是闻风而降。这类环境下能保存百万人丁也不敷为奇。人丁浩繁既有上风,也有题目。起码渤海郡可供屯田的无主之地就远不及青州。因而在高纳汇报结束后,蔡吉又跟着问道,"客岁渤海赋税为多少?"高纳微微一愣,旋即躬身向蔡吉禀报导,"回齐侯,客岁渤海赋税为粮草三万斛。"以渤海这等人丁大郡一年的租赋才粮草三万斛实在是少得不幸。乃至于刘义逊等人眼中的光芒都不由自主地暗淡了下来。不太高纳这里所报的税赋并非渤海的全数税赋,而是单指屯客向官府上缴的租赋。目前蔡吉治下郡县的赋税分为两种,一种是对编户征收的田税和人头税。编户,即编入户籍的布衣,包含自耕农、佣工、雇农等。出于疗摄生息,同时也为了拉拢民气。蔡吉免除了冀州四郡编户三年内的赋税,以是这部分税收她目前还收不到。另一种是对屯田的屯户和军户征收的租赋。因为屯田所需的地盘、耕牛、耕具皆由官府供应。以是官府与屯户的干系相称于地主与佃农,租赋就是佃租。用官牛的屯户与官府四六分账,自备耕牛的与官府五五分账。屯户的租赋远比编户的三十税一要沉重很多。是以租赋是蔡吉目前最为稳定的一项支出来源,同时也是曹操最为正视一项支出来源。只是渤海郡的屯田数量较少,才使得渤海的租赋略显希少。目睹在场很多冀州官僚都堕入了难堪当中,高纳俄然向蔡吉抱拳进言道,"齐侯免除冀州三年赋税,令冀州百姓疗摄生息。现在齐侯北上攘夷期近,高氏身为渤海大族。愿奉上粮草五万斛,助王师讨伐逆贼!"蔡吉意味深长地看来高纳一眼,但见其神采诚心、态度谦虚。便微微一笑欣然点头道,"孤在此替北征将士先行谢太高氏慷慨解囊。"渤海高氏在汉末并不着名。高氏一门虽在顺帝时出过太子太傅高褒,但目前牧守一方的也独一齐国相高承罢了。但是蔡吉却晓得渤海高氏在魏晋南北朝的汗青上具有举足轻重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