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五章 总角之好(一)[第2页/共3页]

“开口!”见仆人对周瑜恶语相向,陆康大声呵叱,神采愈发阴沉。

看到孙策这副狼狈相,周瑜不由责怪:“这么大雨,如何不归去?傻戳在这里,也不晓得躲躲?”

雷声隆隆,堂中却鸦雀无声,院外百姓淋着瓢泼大雨,瑟瑟颤栗,却忍不住低声道:“话是没错,可若旁人领受了舒城,陆太守就没法做太守了……”

“亲者痛仇者快?我庐江八百军民,便这般枉死了?即便不是孙伯符授意,那程德谋亦逃不了干系!若孙伯符将程德谋手刃,老夫便不再究查于他,如何?”

听了周瑜这一席话,陆康轻笑两声,端起酒坛大口痛饮。见垂暮老者如此伤神,周瑜心中不是滋味:“陆太守,酒多伤身啊……”

周瑜跪直了身子,指天誓日道:“周某以周氏一族之名赌咒,昨日之事并非伯符之意!请陆太守查明,莫要一时打动,令亲者痛仇者快啊!”

陆康寂然坐倒,笑道:“真是个孩子般的玩话,你们才多大?人生漫漫数十载,只要到老夫这个年纪,才气说,再不会变了……”

孙策还是立在原处,岿然不动,一双星眸瞪眼城头,哪怕雨水顺着稠密的睫毛滴完工线,他也毫不眨眼。

天光渐暗,孙策的面色愈发乌青,那最坏的结局不住在脑中回旋,每一瞬的等候皆是煎熬。

最后一缕天光被暗中吞噬,城头落雨皆已看不逼真,孙策万念俱灰,大手紧攥上身侧银枪,城门内却俄然传来一阵模糊的马蹄声。

“不强攻?如果不强攻,我舒城二百布衣,五百兵士又是为何而死?”

雷声震震,大雨滂湃,潺潺雨滴串连如线,从飞檐上不住滴落。巨苍幕雨帘下,百名守城兵士恪失职守,手中箭矢对准着城楼下那孤零零的人影。虽相隔百丈,却还是被那人派头所杀,守城兵士想起周瑜进城时孙策撂下那一席话,只觉喉头发紧,执弓的手不由微微发颤。

孙策天然大喜:“真的?”

周瑜笑叹一声,回道:“此事绝无能够。程将军对于伯符而言,如同亲叔伯。陆太守疼惜本身的侄孙,伯符亦非无情之人。程将军私行出战,自是有罪,伯符定会遵循军规措置,还陆太守一个公道。”

“人都是会变的……乱世豪杰四起,他孙伯符若想谋得一席之地,只会为本身策划更多。即便他本日不滥杀无辜,你怎能包管,他今后亦会如此?”

周瑜一怔, 拱手道:“我体味他的操行,虽好勇爱斗,却绝非滥杀无辜之人。”

陆康端起酒坛,抬头痛饮:“公瑾,你与我说实话,昨日攻城,到底是不是孙伯符那小子下的令!”

“但是……”韩当欲言又止,面露难色,好似有甚么难言之隐。

“穷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济天下。舒城有难,公瑾不敢置身事外。”

周瑜发觉出韩当的非常,急道:“到底如何了?莫非程将军他……”

其别人闻言,如醍醐灌顶,皆不住拥戴。周瑜一时语塞,事理可讲通达,民气相悖却并非朝夕工夫,他还未想好如何应对,便听陆康低声道:“公瑾,你随我来。”

陆府阁房中,陆康取出一坛清酒,斟满陶碗摆在案上,而后表示周瑜:“坐罢。”

经此几轮强辩,陆家高低被周瑜驳得面面相觑,哑口无言。周瑜适时对陆康一揖:“诚如方才所言,昨日一早,周某与孙少将军一道去了庐阳。中午时分方到部下传信,我二人马上赶回,仍未能制止悲剧……生逢乱世,百姓难以安居,此乃当世人共同之灾害。孙少将军之父乌程侯孙文台,当年先斩黄巾,后平董贼之乱,尽忠于汉室,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