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如意算盘[第1页/共2页]

没了顾锦琳这里的进项,又被儿子败光了家底,张家的日子立马就艰巨了起来。

这一查,天然就查出了张家的儿子打赌之事。

就在老太太生辰前不久,周谨之接到了都城朋友的信,他的任命许是快下来了,元昌帝成心授他为翰林院编修。

此次的事,还是因为周谨之前未婚妻的娘家张家。

顾锦琳固然情愿舍些小钱养着张家人,但张家人到底是周谨之前未婚妻的娘家人,他们来的次数多了,天然感觉有些膈应,再加上对张家人如此频繁上门有了思疑,也就让人去查了查到底是如何回事。

这哪是甚么回娘家小住的意义,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较着是顾锦琳与周谨之不知为何闹了别扭,这才一怒之下回了娘家。

庶吉人散馆后大多留馆,受翰林院编修或检验,周谨之客岁年中就以优良的成绩散馆,按常例本该在翰林院任职才是,翰林院固然是个净水衙门,倒是一条通往内阁的康庄大道,自是个再好不过的去处。

这可真算是苦尽甘来了。

张家人这五年固然隔段时候就会上门打秋风,但总的来讲还算是循分,他们循分,顾锦琳也就乐意舍点银子把他们打发了,就当作是替周谨之感激张家大女人当年的苦等。

在都城这三年,周谨之不但一次得了当今皇上的亲口夸奖,前程可谓是一片光亮。

“……你姑父那边才得了动静没两天,那张家也不晓得从那里得来的动静,只道你姑父这是要飞黄腾达了,竟然又起了歪心机。”顾锦琳冷声道。

直到客岁年底,张家那独子在狐朋狗友的引、诱之放学会了打赌。

乃至他们连劝说周谨之纳了自家小女儿的说辞都想好了,就说大女儿托梦,对不能成为周谨之的老婆很觉遗憾,以是特地让了家中小妹完成本身的遗言,陪侍在周谨之摆布。

张家二老揣摩上了小女儿的婚事,又恰好偶尔从周家下人丁入耳到了周谨之得了皇上重用,许是要入翰林院为官的动静。

不但她本身返来了,还将两个哥儿都带回了顾家,乃至她返来时还没有周谨之相送。

指不定她这边拿了银子,张家的儿子那边厢就又去赌,并且还会越赌越大。

以周谨之对自家大女儿的那份亏欠,莫非他还能推拒了他们那如花似玉的小女儿?

她是至心与顾青未靠近,连对着老太太都不肯意说的话,在顾青未这里倒是自但是然的就说出了口。

当然了,有顾锦琳这个出自顾家的周夫人在,张家人一开端就打的是让小女儿给周谨之为妾的主张。

以是从客岁年底到现在,张家人上门的次数就多了起来,要银子的项目也是各种百般。

大周朝固然立朝仅仅三十余载,但现在已经模糊有了“非进士不入翰林,非翰林不入内阁”的说法,以是近些年来庶吉人更有了个“储相”的号称,现在内阁几位阁臣无一不是庶吉人出身。

沾上“赌”这个字的人那里能有甚么好了局,周家本就不是甚么大富大贵的人家,那点家底便在张家这独子一次次的出入赌场以后输了个精光。

张家这独子是个不成器的,十七八岁上就在张家二老的筹划下娶了妻,自打有了后代以后不但没有收敛心机好好过日子,反而感觉本身也算是完成了传宗接代的大任,今后竟愈发的游手好闲起来,被人诱着染上赌瘾也不是甚么不能了解的事。

在顾青未的诘问之下,顾锦琳总算提及了她回娘家一事的起因。

因为有顾锦琳三不五时的布施,再加上张家本来就是吃穿不愁,以是张家人这几年的小日子过得是极其温馨的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