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章 刘贤妃[第1页/共2页]

在她内心眼中,她的儿子天然就是最好的,哪怕楚承启在都城的名声就跟那臭水沟里的老鼠一样臭不成闻,也没法窜改刘贤妃内心的设法。

这件事,最好真的会有转机,不然,他这个做父亲的,又岂能眼睁睁看着女儿嫁给那样的人?

固然很有种儿子被狐狸精给抢走了的不忿,但刘贤妃最后还是决定如了楚承启的愿,出面替楚承启向元昌帝请旨赐婚。

这倒也不是仅仅只是安抚之言,而是她内心确切模糊有如许的预感。

……

身处深宫,又一步步晋到了现在宫里仅次于皇后、贵妃的贤妃,刘贤妃天然能将很多事都看得透。

别看这些年元昌帝对她也算是宠嬖,可帝王的恩宠,只如果在宫里待过几年的女子只怕都不会尽信,比起等候能永久获得恩宠,宫里的妃嫔更情愿将后半辈子的倚仗放到本身的儿子身上。

正因为如许,刘贤妃倒也情愿向杨嬷嬷解释一二。

皇室秘辛么,托了宿世的福,她还真的晓得得很多,元昌帝只要下了这圣旨,她就能闹得他楚氏皇族鸡犬不宁。

现在竟冒出一个楚承启,各式算计着就想要娶她过门。

若不是这顾氏嫡女论身份也并没有屈辱了她的儿子,只怕刘贤妃当即就能遣人去清河将那狐媚子给措置了!

顾锦源固然并未全信了顾青未的安抚,但闻言内心也稍松了松,毕竟,这几年,顾青未的预感是获得了统统人的承认的。

刘贤妃是舍不得说楚承启一句的,但她内心也很清楚,都城够得上身份做王妃的贵女只怕没有一个情愿嫁给楚承启,目睹着楚承启都已经二十出头了,却连端庄媳妇都娶不上,刘贤妃内心又如何能不急?

永寿宫里,一名宫装美人正独坐窗台,手执一张信纸,长长的金丝甲套与微微泛黄的信纸构成了光鲜的对比,将女子那白净的葇荑衬得仿如最温润的美玉。

现在,她心目中的好儿子,因为出京避风头就赶上了一个把他迷得神魂倒置的女子,还不远千里写了信嚷嚷着要她这个母妃求着元昌帝赐婚,她的表情又岂会有多好?

在清河县诸人都因为楚承启的馊主张而展转难眠时,都城的皇宫里,却又是别的一番气象。

刘贤妃实在春秋已近四十,但因保养得宜,一张娇美的面庞看着最多也不过三十许,她梳着高髻,发间戴了一支白玉用心,白玉与她本就白净得空的肤色相得益彰,更显她姿容绝色,特别一双水润得仿佛能说话的眼睛,傲视之间总让人能从中看到那属于少女的纯真。

当即就有候在内里的宫女走了出去,“回娘娘,参汤已经筹办安妥。”

这时,刘贤妃身后一名看着已经年过半百了的嬷嬷面色有些游移隧道:“娘娘,您又要去给皇上送参汤?”

若楚承启真的能娶了顾家的女人,一来也算是了了刘贤妃内心一向牵挂的大事。

将前几日收到的信又拿出来细细看了一遍,刘贤妃一双柳眉先是微微蹙起,但最后又伸展开来,面上也挂上笑容,眼中有欣喜之色闪过。

收到这封信时,刘贤妃最后是欣喜的。

二来嘛,楚承启身后也总算是有了妻族的支撑,就算不参与皇权之争,将来也总能活得更好些。

不过,若真的有了赐婚的圣旨,楚承启既然敢娶,她也不是不敢嫁!

重活一世,若不是为了安祖母和父亲母亲的心,她底子就不会想着再嫁人。

“父亲不必忧心,我总感觉,这件事或许还能有转机。”顾青未如此安抚顾锦源。

这位嬷嬷姓杨,是刘贤妃的乳娘,当年刘贤妃进宫时她放心不下自幼奶大的蜜斯,舍了本身的亲生骨肉跟进了宫,对刘贤妃尤其忠心,这些年近身服侍刘贤妃向来不假别人之手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