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92章 大明湖畔的冰山一角[第2页/共3页]

走到一处木椅之处,夏想和李丁山坐下,走了一起,也确切有点累了。

盐务局是国资委直管机构,如果鲁成良顺利担负了副主任的话,便能够自上而下直接插手盐务局内部触目惊心的黑幕了。

成果就导致燕省的盐田荒废,盐田工人连根基的糊口保障都得不到,负债累累,机器闲置,锈迹斑斑。更令人愤恚的究竟是,并非燕省的盐的质量不可,而是另有黑幕。

常委会的风波已经畴昔半天多了,省委当中又规复了安静。会上吵得再凶,会外也不会有一点动静泄漏,宦海上的端方就是关门吵架,出门上镜,电视和报纸上的消息,永久是天下承平、花团锦簇。

45岁的鲁成良年纪也不小了,也算宦海老油条了,但多年的为官经历并没有窜改他的朴重的脾气,相反,宦海大染缸没有将他染黑,反而越来越让他嫉恶如仇。

民以食为天,食以盐为先,把握百姓口中滋味的盐务局,是真正的坐地收钱、盖印免费并且利润丰富到足以让人难以置信。

如此,盐业公司的利润就由每吨170元摆布暴涨到每吨1650元,那么利润也由3000万变成了6亿6千万!

4月中旬的鲁市,气温上升,恰是春暖花开的好时节,和燕市的枯燥比拟,因为离海近的原因,氛围中微有潮湿的气味,平心而论,鲁市的春季还是比较怡人的。

恰好是卖力联络盐务体系的副省长,又恰好齐省盐务局副局长鲁成良前来挨近,李丁山就在说话中和鲁成良谈及了此事,鲁成良就奉告他更多幕后究竟。

李丁山直到现在还愤恚难平,提及陈秋栋的为人,几近咬牙切齿。

为何宁肯让燕省的盐田荒废,也不肯照顾本省盐田,非要从外省调配?齐省还好说,也是海盐,而安省的盐大多是井盐和矿盐,一定合适燕省百姓的口味。

大明湖的风景还算不错,但和统统驰名誉的景点一样,人满为患,就让人落空了赏景的神韵。还好现在是傍晚,游人渐少,四下开端温馨了很多。

就在李丁山得知了盐业黑幕,但却苦于没有实权,既插手不了燕省的事件,也过问不了齐省或安省的事件之时,一纸调令将他调到了齐省上任。

早在李丁山还是商务部副部长的时候,就重视到了一个怪征象,一样是产盐大省的燕省,各个地市出售的食盐并非是燕省出产,而是齐省或安省的盐。

厥后在商务部打仗到了燕省食用盐的调拨数量,李丁山才恍然大悟,欺负老百姓不在乎一毛二毛,燕省每年国度打算内调拨40万吨食盐――实际销量要比打算内多很多,详细多多少,就是行业奥妙了,盐务局不会流露,因为好处攸关――开端一算,一斤盐多涨一两毛,相称于每年从百姓身上多搜刮8000万元以上!

只要在心平气和的时候,才气沉着而明智地对待题目,以是一向到现在才问起陈秋栋的题目。

按一袋400克的食盐1元计算,每吨代价是2500元摆布,但是,真正处于最低层的晒盐场的出厂价,国度明令规定不超越500元一吨,请重视,国度同时规定经盐务局――精确地讲,是盐业公司,是盐务局所属的国营企业――分装以后,零售代价不超越1020元一吨。

不但仅是燕省百姓,也为了齐省百姓。

而与之构成光鲜对比的是,燕省盐务局每年赚取6亿多利润仍不满足,包含下辖的盐业公司,不但中层以上干部年薪几十万乃至上百万都有,福利之好,就差每人发上一栋别墅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