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收复大员-上[第1页/共5页]

〔请不要转码浏览(近似百度)会丧失内容〕

荷兰人已经起码将近十年没跟明军打过仗了,以是对明军的战役力晋升和火器进级并不体味――荷军此前跟明军的最后一次大范围决斗,是1633年跟郑芝龙的料罗湾大海战,而小范围的骚扰摩擦,也只持续到1638年,也就是八年之前了。

早在1622年,也就是天启二年之前,澎湖当时也一度被荷兰军占据过,但明军在天启四年时就策动了反攻,打了好几个月,把澎湖拿返来了,而后荷兰人一向没能再占澎湖。

“欲寻深水锚地直接登岸,必须驶入台江,江口有线尾屿,分开江口为南北航道,

以是张名振全加起来,第一批也就约莫八百名步兵懦夫,加上四门马队炮。

“整好队了没有!快一点!拖拖沓拉的归去抽二十鞭子!好,给我冲毁那些明国人!遵循四十人一行、前后六行,进入射程后就开仗,然后后排瓜代推动!前排当场装弹跟上!”

张名振想了想:“带几门最轻型的马队炮,随舢板抢滩队一起登岸吧,好歹有点侵占重火力。”

荷兰人固然早就发明了他们,但并没有出面反对,因为荷兰人没推测明军会在浅滩处直接抢滩,还防备着明军会偷越主航道、找锚地登岸呢,荷兰人的戍守重点,天然放在了主航道周边的埋伏上。

只是明末葡萄牙人在远东的贸易节制越来越式微,地盘逐步丧失,除了最后的澳门还在,其他都被荷兰人占了。

荷兰人在打冲锋战的时候,当时也会用近似叠阵法的推动战术,特别当他们要对于的仇敌,跟他们有兵器代差时,常常这么干。如果是对于其他欧洲列强的内战,就不至于这么托大了。

要不是明军的兵力也变多了,兵器也比汗青同期进级了起码一代,这仗怕是还真不好打。

……

南航道水深易航,直抵大员港,然江心线尾山顶、与南岸一鲲屿的锚地防波堤上,皆有红夷炮台,夹江对射,所过船只必被炮击。

但现在才1646年!不是1662年,间隔1656年的台风摧毁炮台,另有整整十年呢!现在江心岛上的荷军炮台,还活得好好的呢!

他到得还算快,恩德里克少校此前发明显军登岸偏向时,最靠前的明军舢板也还间隔岸边起码几里路。以是杨森上尉赶来时,八百明军确切没有全数登岸,乃至能够说只登岸了两三成,人数比来袭的荷兰军还少。

杨森上尉带着240人,就孔殷火燎冲到沙洲滩头,分开通军三五百步远时,他还好整以暇地让军队临时停下、重新整队,以确保最后接敌冲锋前的整齐齐截,随后才正式开冲。

八年前,朱树人都还没穿超出来呢,当时的明军当然战力不佳,福建本地端赖郑家海盗撑场子,荷兰人用老目光对待,他们不亏损还谁亏损?

劈面明军这边,张名振也算初级将领,当然不成能亲身插手第一波的抢滩登岸。

主如果因为当时澎湖在明军节制之下,切当地说就是在郑家节制之下,

总的来讲,就是荷兰人兵力人数比汗青同期更强,但防备工事、炮台堡垒这些设施,比汗青同期弱一些,算是得人和而失天时。

当然巴达维亚到大员需求的时候是好久的,从筹措到等待季风,来回一趟花上好几个月也不奇特,风向不顺错过季风能够得大半年。

以是这八百人,由张名振麾下的部将张国柱、阮进带领。

而劈面的荷兰守军,比拟之下倒是此消彼长,反而弱了一些――倒不是荷兰人的兵力变少了,主如果防备工事比汗青上的大员战役要差很多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