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三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[第1页/共3页]

“回郎君,不是石蜜,而是蔗蜜。”方绣娘固然三十多岁,眼角也有了鱼尾纹,但面貌端庄,身形娇媚,举手投足很有妇人才有的成熟风情。也许是因为徐佑让她们借住的原因,没了昨日的凶暴和骄横,眉眼间谨慎翼翼,耳垂绯红一片,垂着头不敢对视。

方绣娘天然一口答允下来,冬至明白徐佑的意义,也放低身材,叫了声阿姊,归正不管暗中想些甚么,明面上一团和蔼,嬉笑声在房间内久久不断。礼尚来往,徐佑留苏棠用饭,算是庆贺燕徙之喜,席间论及诗文,她才情敏捷,满腹经纶,每所言必有出处,但又别出门路,不假前人,对很多东西都有本身的观点,要不是徐佑和何濡都是饱学之士,估计连谈天都跟她聊不来。

不过笑归笑,柳权的拜别隐含了太多的东西,也直接窜改了扬州的权势格式。徐佑有句话不能不问,道:“谁接任扬州刺史?”

顾允神采果断,道:“如果因为惊骇招来祸端,就任由主上收回乱命,那么这个官,不做也罢!”

徐佑道了谢,目视方绣娘,道:“截饼中是不是放了饴糖?”

“不会错,是家中给我动静!”顾允的神采也变得持重起来,道:“扬州,乃国之底子,主上让竟陵王任刺史,实在大不铛铛。我明日就上书朝廷,大力反对……”

顾允含笑道:“是,上有命,迁柳权为光禄大夫,加金章紫绶。”

苏棠笑了笑,并不因为冬至的行动而活力,道:“姊姊做的细环饼和玉屑膏尚在截饼之上,过几日送来给郎君咀嚼!”

徐佑蓦地想起顾恺之就喜好吃蔗糖,可见在魏晋之时,蔗糖的制造工艺就已经很遍及了。不过,不管是蜂蜜还是蔗糖,在当代都是奢饰品,非富豪等闲不能享用。苏棠已经落魄至此,囊中即使另有些财帛,想必也不会太多,本该细心算计度日,却还是大手大脚,看来也不是个会过日子的人。

“是我讲错,截饼中可放了石蜜?”

“竟陵王!”

“嗯?”

好不轻易安稳以后,苏棠带着方绣娘过来称谢,送了自家做的截饼。所谓截饼,是用牛羊乳调水溲面,插手蜂蜜和之,然后徐佑推让不过,刚想尝一尝,却被冬至伸手拦住,目光锋利的看了看苏棠,笑道:“我最爱吃截饼了,小郎让我先尝一口。”然后从盘中肆意取了一块,放入口中咀嚼了一会,才点点头道:“小郎,截饼很适口,你尝尝看!”

徐佑一样闭门不出,一来让左彣规复武力,他的身子也需求保养;二来临时避避风头,毕竟白蛇案激发的波澜还没有完整消逝,司隶府在卧榻旁虎视眈眈;三来等待顾依从吴县返来,方能决定下一步该如何走。转眼过了旬日,这天一大早,鲍熙登门拜访,说顾允有请,徐佑不敢迟误,穿戴伏贴后立即跟着他去了县衙。

至于苏棠所说的沙饴石蜜,出自汉朝张衡的《七辨》,沙饴即颗粒小的麦芽糖,石蜜也就是蜂蜜。此女聪明过人,竟然只从“饴”字就推断出糖的含义,不但晓得诗经,并且博览群书,真真当的起才女二字。

从正四品的刺史变成正三品的金紫光禄大夫,看起来是升迁了不假,但魏晋以后的官职跟两汉已经大不不异。两汉时,光禄大夫为统统大夫中最显要者,掌管朝中群情,凡是九卿,几近都是从光禄大夫升上去的,此职位之显要,由此可见一斑。不过到了魏晋以后,光禄大夫就成了一个闲职,常常用来加赏及褒赠建功受奖的官员。

截饼入口即碎,脆如凌雪,可贵的是带着花蜜的甜味,徐佑本来被冬至的小插曲搞的食不甘味,没想到竟然出奇的好吃,忍不住赞了一句:“食此珍羞,唇齿余香!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