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一章 慕佳人[第1页/共3页]

清越婉转的声声响起,跟在徐佑身后的水希蓦地昂首,望着火线徐佑超脱的背影,眸中暴露惊奇的神采。她是袁青杞的贴身婢女,天然也熟读诗文,只听开篇四句,便晓得这是仿乐府歌《陌上桑》。起笔“扶桑升朝晖,照此高台端”,套用《陌上桑》的开首“日出东南隅,照我秦氏楼”,下接“高台多妖丽,濬房出清颜”,则是夸奖这里有很多斑斓的女子。点题应景,对仗奇妙,莫不说仓促之间,能有如此佳句,就是那些号称有诗才的江左漂亮,也一定能在一日夜间做出这等水准的诗作。

“此诗随口所作,还没有想好名字。”徐佑毕竟不是平常人,刹时就复苏过来,笑道:“不过三娘问起,干脆就叫《慕才子》好了!”

“蔼蔼风云会,才子一何繁。南崖充罗幕,北渚盈軿轩。清川含藻景,高岸被华丹。馥馥芳袖挥,泠泠纎指弹。悲歌吐浊音,雅舞播幽兰。丹唇含九秋,姘迹凌七盘。赴曲迅惊鸿,蹈节如集鸾。绮态随颜变,澄姿无定源。俯仰纷阿那,顾步咸可欢。遗芳结飞飙,浮景映清湍。”

那种与生俱来的平和自如,配上他现在的风韵仪态,非常让民气服!

不过在徐佑看来,更美的,是人!

“郎君,请登台!”

青绫布障后沉默了一会,袁青杞清澈如泉水叮咚的声音再次响起,不过此次却不是调侃,而是多了几分嘲弄,道:“呵,徐郎本来想做贤人?”

徐佑突的一呆,竟有了半晌的失神。宿世里固然看惯了各色莺莺燕燕,但他向来没有想过,一小我的声音能像青绫前面的女子普通,每一个字的顿挫顿挫,每一个音节的平仄起伏,都如同仙音妙韵从九天以外落入尘凡,浑不似人间该有的清爽脱俗!

所谓青绫布障,是屏风的一种,但跟家用屏风分歧,这类布障是专门用在田野,以漆杆为立柱,柱头系着各种丝织物,有的是粗布,有的是绫罗,既能够围设一个私密的空间,供朱紫们玩耍玩乐,也能够像现在这般,隔开男女之间的伦理大防!

风絮亭,已经触手可及!

风絮亭,很美的名字。

又是一声轻笑,隔着厚厚的青绫,看不到任何的影子,但徐佑仿佛能感受袁青杞笑的很高兴,或许连身子都略有倾俯也说不定。

徐佑行至半途,已经能看到风絮亭中伸开的青绫布障,不知为甚么,越靠近袁青杞,脑海中阿谁始终恍惚的印象却变得越加的不清楚,仿佛那一日的惊鸿倩影,只是影象里的一场春梦!

“三娘此言差矣!”徐佑正色道:“孔曰成仁孟曰取义,所谓贤人,也不过仁义二字!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,讲的是先‘修己’,再‘治人’。鄙人之志,非是做一个被人顶礼膜拜的泥雕泥像,涂抹一层闪瞎了眼睛的金粉,去享用甚么千秋万世的祭奠和香火,而是定五经、明六艺,以立己、达己,然后再绪人伦、匡衰乱,去立人、达人!”

这两句也是有出处的,洛生咏因为音色降落,跟鼻音近似,南报酬了学的到位,常常用手掩鼻来发音,人称三绝的顾恺之不屑为之,说这是“老婢声”,以做挖苦。当然在这个时空,没有顾虎头,所谓“老婢声”还是第一次被人听闻。

徐佑每登一级台阶,就会吟诵两句诗,并且当侍立于侧的仙颜婢女躬身施礼的时候,他都笑着点头做回礼,涓滴不见桀骜,也没有一点的居高临下。

试问闲愁都多少,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!

这时,袁青杞柔声道:“徐郎可愿听一听阿元之志?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