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四十三章 一词之威[第1页/共2页]

“嗯,杨大人,如果周王后如此采荇菜的话,窈窕身姿曼妙尽显,岂不是太不持重了?如果母范天下的周王后采荇菜的话,持重起见,沿着一个方向采更合适吧。”朱安然树模过后,似笑非笑看着杨国梁问道。

声音不如他之前论“王者之风、后妃之德”那般宏亮了,较着能听出底气不敷来。

“如果作摆布方向之意的话,嗯,荇菜长在水中,下水采摘,则衣衫短薄,周王后左采一把,右采一把......岂不是要如此采了......”

估计贰心内里也认识到他所言的不敷之处了,只是碍于颜面,硬撑到底罢了。

这就是学风波亭的秦桧了。

“方才杨博士说荇菜乃祭奠之菜,只要有德行的窈窕淑女,也就是周王后才气够采摘荇菜,不然即便采来,祖宗也不会飨用。周文王展转反侧、寤寐求之,就是因为有德行的能够采摘荇菜祭奠的淑女难求。但是,这里为何又讲周王后带着其他女子,其他女子帮周王后采荇菜呢?其他女子采的荇菜,老祖宗不是不飨用吗?如果说其他女子也是淑女的话,那淑女是不是太多了,那她们岂不是也能够做周王后了?如此多的淑女,那周文王就不难找了啊,又为何展转反侧、寤寐求之呢?”

朱安然说到这顿住了。

“学问,学问,不懂就要问。”朱安然扫了马华亭一眼,淡淡的说道。

马华亭恼羞成怒的瞪了朱安然一眼,冷哼了一声,将双手背负在身后,昂扬着头,故作高深的说道。

在讲经堂服侍的内侍也忍的很难受,肩膀不住的耸动。

“安然不解,还请杨博士解惑。”

统全篇以观之,君子、淑女莫须言周文王、周王后乎。

“然也。”

这点决计,杨国梁还是有的。

朱安然说着做起了树模,挽起袖子,暴露一截胳膊,做出一副左采一下右采一下的行动,腰也跟着扭了起来......

台下的裕王见状,忍不住笑了。

“不影响解读吗?”朱安然微浅笑着摇了点头,“如果作方向摆布之意的话......”

朱安然无语的扯了扯嘴角,然后将目光转向杨国梁这位当事者,拱手就教道:“杨大人觉得如何?”

杨国梁冷酷的说了两字。

“你说。”

堂堂男儿,扭的跟个小浪蹄子似的......

“马大人言之有理。君子、淑女者何?须纵观全篇以观之。《关雎》之乐,乐得淑女配君子,《关雎》之忧,忧在进贤不淫色;哀窈窕,思贤才,而无伤善之心焉,此方是关雎之本义。哀窈窕,思贤才,莫须周文王、周王后乎?”杨国梁深吸了一口气,看着朱安然,缓缓的说道。

小时候与过世的太子皇兄另有景王一起蒙学,夫子在讲堂上讲的很多东西,他都一头雾水,但是看太子哥哥和四弟景王一听就会的模样,碍于面子,他也就不懂装懂,害的他功课拉的越来越多,这也让偶尔兴趣来了讲求他们兄弟功课的嘉靖帝,对他绝望很多,越来越不喜好他。

“朱大人方才没有听吗?我方才既有言之。摆布者,帮忙也。整齐荇菜,摆布流之。意义是说周王后带着其他女子去采荇菜,其他女子帮忙周王后采摘荇菜,送到宗庙去祭奠先祖。”杨国梁面色不善的看着朱安然说道。

杨国梁一甩袖子,脸黑的比锅底还要黑......

意义是通观《关雎》全篇,君子、淑女或许说的就是周文王、周王后吧。

微言大义,也就是如此吧。

“你......斯文扫地......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