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九十九章 笑杨[第1页/共2页]

谈到这个奏疏,就离不开庚戌之变。

“就是啊,东楼兄,你这说的我都有些摸不着脑筋了。”赵文华也忍不住问道。

“嗯?”严嵩不解。

“爹,别人死劾起码能溅您老一身血,这杨继盛死劾,他就是一个笑话,我估计您老连他面都见不着,他就已经在岔道口的南墙撞的稀巴烂,抠都抠不下来了了。”严世蕃笑着回道。

“呵呵,杨继盛这个傻吊,他是我见过的,听过的,有史以来的,最自发得是的傻逼!杨继盛自夸为奸佞之臣,在我看来,他实则为爱国之贼!”严世蕃咧着嘴点头嗤笑着点评杨继盛,对杨继盛不屑至极、轻视至极。

赵文华、周刚正也都看向严世蕃,不明白为甚么杨继盛死劾便好笑了。

“杨继盛如何了?”严嵩眉头又皱起来了。

“呵呵,爹,我是在笑那杨继盛……”严世蕃毫不在乎的咧着嘴回道。

这个时候,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上疏反对,他上的奏疏就是提到的这篇《十不成,五谬》。

“东楼?”严嵩扭头看向严世蕃,眉头微皱。

得知杨继盛不留余地、以命死劾的动静,赵文华、严嵩都大为失容,全部书房的氛围都压抑了起来。

“这杨继盛啊,我存眷了他一段时候,呵呵,才得出了这么一个结论。”严世蕃一脸的嘲笑,“实在史上不乏此类爱国之贼,我总结了一条爱国之贼的标准,简朴说就是‘幼时品学兼优,少时好学苦练,生性正气朴直,言行俱称爱国,实则祸国殃民,死状凄惨痛惨’。”

“爹,如果其别人死劾您白叟家,我都会跟着严峻,但是这杨继盛嘛,我只要感觉好笑。”严世蕃一脸笑着说道,谈到杨继盛的时候非常不屑。

“何故言此?”严嵩不解。

嘉靖二十九年六月,俺答逆贼带领数万蛮骑进犯大明边疆,由大同起犯,八月大破古北口明军入塞,当天蛮骑就杀到北京近郊的密云了,第二天便杀到通州了,分兵劫夺昌平,蛮马队锋直抵都城,纵兵围城。大明立国向来,这是都城第二次被围。

就在氛围越来越压抑的时候,书房内俄然传来一阵情难自抑的大笑声。

为了得救,圣上采取了徐阶建言,同意俺答通贡的要求,承诺俺答退出塞外掉队行通贡构和。实在,对于这一点,严嵩他本身当时也是支撑的。严嵩他看出来了,俺答逆贼并无攻破都城的意义,他的目标就是通贡。败于边可隐,败于郊不成隐,虏饱将自去,惟坚壁为上策。徐阶的建言,正合严嵩的意义,以是严嵩是支撑的。

这是前年的事了。

俺答逆贼获得朝廷的答复后,很快便退兵回塞外,于十仲春遣使要求通贡。圣上在仇鸾的建言下,决定开放边塞马市,与俺答逆贼通贡。

“战国时的赵括算一个,你说赵括他爱国吗,他爱,爱到骨子里去了,被秦军重重围困,身陷绝境,犹心胸赵国,宁死不降,最后更是为赵国战死疆场、马革裹尸,但是成果呢,他的爱国带给赵国的四十余万赵军全军淹没,被白起尽数坑杀,都城邯郸被秦军围困一年之久,几近亡国!如此赵括,几千万民贼也做不到,不是爱民贼是甚么?!”

“哈哈哈……”

便是一旁出售杨继盛的周刚正都怔住了,严世蕃说杨继盛傻吊甚么的,周刚正都能了解,他也是这么以为的,杨继盛放着严嵩主动伸过来的大腿不抱,反而想不开的自毁出息,弹劾严嵩,明知不成为而为之,这不是傻吊是甚么?!但是要说杨继盛为爱民贼的话,周刚正就不能了解了,实事求是的说,杨继盛弹劾严嵩,恰是出自爱国爱民之心,这恰是他爱国的表示,如何在严世蕃口中反倒成了爱民贼了呢?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