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千二百八十七章 复命[第1页/共2页]

“甚么设法?”嘉靖帝饶有兴趣的问道。

“天下熙熙皆为利来,天下攘攘皆为利往。朱小子以利为饵,引粮商入彀,深得‘利’字之奥,是个鬼才。”嘉靖帝对朱安然界定粮价的行动点评了一句。

“哦?”嘉靖帝闻言,略有惊奇,饶有兴趣的问道,“朱小子是如何做到的?”

上个月的时候,给事中朱伯辰议改盐法,以正盐加带余盐的体例,处理近年来北寇南倭导致的兵饷不敷题目,朱伯辰建议凡贩子报中正盐一引,答应其带余盐二引,各为一包,连包索共二百八十五斤。正盐开边,由南京户部给引,余盐纳价,运司赐与小票。余盐盐价银,淮南定为五钱五分,淮北五钱。每年正盐、余盐,约可得盐银一百一十万两,以补足兵饷。

嘉靖帝对严嵩、徐阶两人说道,表示黄锦将相干文书传给两人浏览。

“公开透明,巧夺天工......一份捐赠公示表,一份捐赠利用表,每一笔捐赠的来龙、去脉都记录的清清楚楚,朱安然的明净也由此可见。”严嵩览后,对朱安然毫不鄙吝歌颂之词,美满是一副赏识提携后辈的父老姿势。

徐海、彭成等人在寺人通传后,步入冬暖阁,恭敬行大礼拜见嘉靖帝。

严嵩获得密信的翌日,徐海等人一行也返回了都城复命。嘉靖帝抽暇在无逸殿东暖阁召见了徐海、彭成等一行,内阁首辅严嵩、次辅徐阶等人陪侍在侧。

“臣拜见皇上,吾皇万岁万岁千万岁......”

徐海等人在走出冬暖阁的时候,听到背后嘉靖帝扣问严嵩和徐阶的声音。

“回圣上。经此过后,朱大人有感而发,提了一个设法。”徐海禀告道。

嘉靖帝仍然身着一袭蓝布八卦道袍,坐在龙椅上,龙椅上铺着一张八卦垫,身材肥胖,却严肃实足。待徐海等人大礼行万后,嘉靖帝一甩袖子,手搭在龙椅上,淡淡问道:“免了,汝等此番查对,环境如何?”

“惟中,你们也看看。”

徐海回禀的时候,彭成、张文博等人恭敬的立在一旁,低着脑袋,看着本身的脚尖。这是端方,多人插手召见,只能有领头者答复圣上的问讯,其他人不能插嘴,更不得交头接耳,唯有圣上特别问他们或人的时候他们才气开口。

徐海考虑了一下,将朱安然提出的密折,照实的汇报给了嘉靖帝。

“回圣上,数字失实,朱安然确无贪墨。有捐赠书及捐赠公示为证,臣已誊写。”徐海恭敬的回道,说着从怀里取出了从靖南带回的数份捐赠书及誊写的捐赠公示。

“汝方才所言,粮商捐款十一万两?数字可失实?朱安然确无贪墨?”

嘉靖帝又问道。

嘉靖帝对徐海等人摆了摆手,表示他们辞职,令严嵩、徐阶等人留下。

黄锦下去从徐海手里接过相干文书,恭敬的双手交给嘉靖帝核阅。

“既如此,汝等退下吧,惟中你们留下。”

“臣等辞职。”徐海等人辞职。

“商贾竟有此财力?戋戋靖南一地粮商,竟然捐款十一万两?粮商尤富如此,盐商难道更甚?!”嘉靖帝手指悄悄敲了敲龙椅扶手,脸上阴晴不定,扫视严嵩和徐阶,“惟中,华亭,汝等转头与户部、兵部、巡盐御史等司,再议一议给事中朱伯辰上的那份《议改盐法疏》,后日重新拿出一个章程,报与朕听。”

“惟中,华亭,关于朱小子提出的密折,你们如何看?”

嘉靖帝当时览奏,对一百一十万两盐银还很对劲,成心批准实施,不过现在从靖南粮商捐赠的数量来看,这一百一十万两盐银还是少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