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主父直须食五鼎[第1页/共3页]

霍光何尝不知?前次五将军伐匈奴,满心但愿他们能重创匈奴,但田顺、田广明部因废帝之事无功而返,连范明友也扑了个空,匈奴单于庭和左部毫发无损。幸亏赵充国和任弘不负厚望,横扫右地,保住了乌孙,不然五军空出,霍光必将成为朝野众矢之的。

经此一役,霍光更加熟谙到,想要一举灭亡匈奴,何其难也?孝武就是被总也灭不了的匈奴搅得落空耐烦,这才导致暮年持续出错,霍光立即停息了远征,本始年间疗摄生息,规复民生和战马数量。

果如任弘所料,最先人选定下后,倒是龙额侯韩增得了水衡差事,他与卫太子有杀父之仇,现在只能凭借大将军。

这半年来,任弘的北庭计谋也垂垂成熟,在最新上的奏疏里,更加进了一个更加大胆的假想,一复生二回熟,他现在已晓得该如何说动大将军了。

霍光点头:“老夫也有苦处啊,好铁要用在刀刃上,击灭匈奴可少不了你。”

任弘道:“昔日汉伐匈奴,皆以南攻北,匈奴安闲北遁,便能高枕无忧。可如果在主力出塞之际,从北庭出一支奇兵,带领乌孙骑数万东进,截断匈奴退路呢?两面夹攻,匈奴必亡!”

因为上官桀曾做过左将军,上官安为骠骑将军,而大将军仿佛有精力上的洁癖,仇家坐过的位置,好似是被净化弄脏了,等闲不会再任命别人,据常惠说,大将军乃至一度想要将大司农规复古名:大农令。

灭亡匈奴这类事,霍光无疑是最感兴趣的,他这平生非论是立言还是立德,都力有不逮,唯独立功最有但愿。

更何况在大将军心中,大汉永久只要一小我够得上骠骑之称!

任弘这点子倒不是胡想,汗青上从准噶尔盆地向东挞伐蒙古高原的大有其人,比如突厥便是鼓起于金山,向东毁灭柔然。准噶尔汗国亦是从西往东吊打喀尔喀蒙古。

“弘觉得,匈奴之以是难灭,多因天时、人和,匈奴行国也,一旦汉军大肆北上,匈奴自发不敌,便举国遁走,草原幅员万里,难觅其踪。一旦粮食耗尽或入冬,便不得不返回,兵遂空出,乃至会被匈奴滋扰,损兵折将。”

任弘力谏道:“大将军,下吏年初便上疏力陈此事,西域南北两路,北可制南,南不能制北。又比方唇齿,北庭若在,匈奴便能被挡在天山以北,北庭若失,西域便永无宁日!”

……

任弘顿首:“下吏不敢!”

赵充国回朝后做了大司农,这位将兵种田也有一手,如此一来,上林苑的水衡都尉就空了出来。

任弘倒也很想要这位置,水衡都尉除办理上林苑中宫室外,还卖力铸币和官营手产业。有鉴于赵充国将上林改革成了养殖场和鱼塘,任弘在内里大兴实验田,让工匠将他脑中后代很多东西付诸实际自也无可厚非,一两年便能做出事迹来。

但孝武和卫、霍都未能想出一举击灭匈奴之策,任弘能想出体例来?

任弘这一番建言,让霍光略微变了筹算,他略加踌躇后,也不急着答复,只用笔在面前的翰札上涂改,削去之前写的字,添上新的,一边说道:

常惠熟谙朝中事,对任弘说了一件无人敢说,但都心知肚明的事:“自从元凤元年后,诸将军中,左将军与骠骑将军之位一向空着。”

但在交战上,霍光没有他兄长的天禀,不得不仰仗于战将们,这也是他对任弘埋没顾忌,又不得不重用的启事。

而听常惠说,傅介子在赤谷城之战里右臂受伤,已经拎不动刀了,于情于理,都该让这位功臣返来,享用属于他的光荣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