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8章 鼎食诸公尽鼎烹[第1页/共3页]

“大司马!”

更让人惊奇的是,刘询亲身点头,因为苏武的父亲曾封在荆州平陵县(湖北均县)的原因,将范明友的平陵侯废了,又将平陵改名忠节县封之!

“废后是该当的,皇后做的事,太惊世骇俗了。”

另一名新人,则是刚休妻的金赏,他因那一夜救济史高,派金安上报信并劝降南军的大功,加封两千户,又得了个杂号将军的名号。

“追悔前过曰思,总不能和思后一样吧?”

任弘心中暗道:“而是加给霍大将军的!”

又来了!能别叫这么大声么?

刘询嫡妻心肠之仁慈,做邻居那两年任弘是有所耳闻的,皇宫是个污水沟,几近统统人出来一趟都会被染黑,莫非许婕妤当真出淤泥而不染?

……

现在的情势和当年很像,背叛的霍氏叔侄三人和霍夫人显尽数被捕,霍皇后他杀于长乐宫中,半子里除了光禄勋金赏和未央卫尉赵平归正外,其他皆被俘虏。

“本不宜奉宗庙衣服,不成以承天命!”

若本来汗青稳定,“大司马卫将军”这名头本是张安世的,不过,但张安世在世人于尚冠里里约石碑前擒霍禹时,他却带着家仆屯兵突袭霍府,成果一条鱼没抓到。

世人听在耳中,这是要废后的节拍么?霍皇后已经死在长乐宫足足一个月,天子也思虑了一个月,终究下了决计?

连东去的范明友也不例外,固然中间经历了惊心动魄的波折,但亦在欲从风陵渡驰至河东策动霍氏翅膀举兵时,被韩敢当和杨恽赶上。一场惊心动魄的河上比武后,范明友落水被擒,眼下已押回京师,只等秋后和关在廷尉诏狱的霍氏世人一起问斩。

这点连苏武也同意,但让人千万没想到的是,前面制书却转了个大弯。

在汗青上,加有此联名的人很多,比如,额,汉哀帝时的董贤?

争了半天,最后张安世只道:“道远,你我皆为大司马,故不分高低,我东席,你西席何如?”

第三位乃是宗正刘德,那一夜他始终陪在天子身边,一起经历惊心动魄,顶着流矢叛军,足见其忠,也加“左曹”之衔入中朝。

卫皇后已经被追谥为思后,于情于理,都不能让霍成君与之同谥,那也太好笑了,大抵是卫子夫被黑得最惨的一次。

天子身边颇受信赖的寺人,中书令弘恭在路上碰到了,也对他毕恭毕敬,任弘摆手道:“中书令,还是唤我卫将军罢。”

“命之为‘坚后’!”

还是将刘询想得太好了,总还记得他感性的那一面。

排第三的还是韩增,他靠着背刺霍禹的豪举,直接让卫太子一系和韩家的仇怨完整化解,迩来也颇受天子爱好,让他与任弘共同整治南北军。

汉承秦制,有三公,汉武帝时罢太尉置大司马,自此今后,这名头成了最贵重的东西,常以授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作为联称,由此能够入中朝参决政事,秉掌枢机。

任弘心道:“如此一来,后代当不会有人再抱不平,说甚么‘茂陵不见封侯印,空向秋波哭逝川’了。”

“苏公。”

这也意味着,霍光在时陪列中朝八人之末的任弘,现在一跃正式成为二把手了……

可实际上,这位天子在未央宫摸爬滚打几年后,已经是一个政治生物了,刘询只要不面对许婕妤,对其别人,都能明智对待。

“叫我西安侯。”

“大司马!”

PS:啊,这段剧情终究结束,脑筋都榨干了,这章短了点。接下来一二十章应当比较轻松,我好想阿贺,你们呢?

“这谥号,不是给霍皇后的。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