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5章 南院大王的谋略[第1页/共3页]

再兼北面都摆设部属的四万边军,以及河北都司集结两万多处所兵马,以及燕军两万,另有郭崇威在西北地区征召的上万雇佣马队。

夏州李彝殷、延州高绍基也都发诏,令其攻辽。李彝殷那边,或许仗着汉辽交兵的底气,敢北击契丹,扩大地盘,增加气力。但背后有高绍基这根搅屎棍在,一同举兵,想要放心兵事,根基不成能。毕竟,李、高两家算是世仇了。而夏延之师,很能够到最后也就助助阵容。

当然,此次北伐,大汉也不但河北这一起雄师,次之的是河东方面,由国丈、卫王符彦卿为主帅,总督河东兵马,王彦超副之,发五万步骑,出雁门、保德地区,攻略云朔,杨业为前锋使。

随驾的,除了一些近臣以外,并没有一些乱七八糟的人,不过贵妃高氏、宁妃郭氏得以从征,贴身顾问刘承祐饮食起居。究竟上,若非折娘子有孕,他必然会带上她的。同时,皇宗子、三子、四子,一并随征。

才8月下旬,官府虽则催促百姓抢先收割庄稼,但真比及朝廷大出兵役之时,仍旧有诸多的麦田,未及割取,而农夫已受召离家。乡兵乡勇,民夫民丁,会聚州城,以备调用。

而沿运河一带州县的民夫们,最首要的事情,便是拉纤通道,包管运河的通畅,以便军事军需的变更。此番北伐,汉军的后勤转运,主如果通过河运输抵幽燕的。

是故,此番北伐,仅河北方面,大汉所遣战卒,就是实打实的二十万众,除了都司兵马与雇佣的杂骑战力稍弱以外,剩下的都是颠末长年练习的精锐。如果再算上大量的辅卒以及民夫,那人数则冲破了四十万人。

贝州,永济河段,运河之上数十艘吃水很深的大船,缓缓向东北方向行驶着。岸边,是两千多名粗布麻衣的纤夫,佝腰驼背,身缠纤绳,埋头拉拽着运输军器辎重的船只北上。

在火线设幽燕行营,陈留王安审琦为都摆设,燕王赵匡赞副之,总督汉燕诸军。其下,高怀德为马军都统,慕容延钊为步军都统,柴荣为都监。后勤方面,以李处耘为行营粮料使,韩徽(韩通之子)为副使,卖力营前辅卒、民夫的办理以及军需之供应。宰臣魏仁溥为两河转运使,薛居正挂副使职,卖力火线军资的筹措供应。

究竟上,刘承祐的言行举止,确切对军心民气,有极大的鼓励感化。当他的那一番话,被鼓吹开后,不说御营的将士了,就是沿岸拉纤的民夫,都更有劲儿了,拉纤的标语声,也显得更加有力。毕竟,连天子陛下都陪着他们,吹着风,看着他们。

......

扭头看着崇高妃,已经逾三十的贵妇人,很体圣心,从君从征,一身得体的武服,无宫装之浮丽,也少了平里在刘承祐面前的明丽魅惑,将门虎女的豪气勃然披发。

“官家,水上风大,还是回舱房内避风吧!”崇高妃走到刘承祐身边,仿佛能够感遭到天子表情的沉重,轻声劝道。

此时,刘承祐就站在龙舟的船面上,冷风吹动着髯毛,闲逛不定,他的神采安静,稍显凝沉的目光,就落在地岸边的纤夫身上。

天子最好还是坐镇东京,安宁民气。事未虑胜而先虑败,是个谨慎慎重的态度,但是,很多人都只顾着想败北的结果,却少思胜利的光辉。

北伐契丹,举国而动,而动员最为完整,就得属河北诸州了。贝州间隔幽州尚远,而民丁征召,也已全面展开。

在统统安排安妥以后,乾祐11年8月21日,汉帝刘承祐正式带领御营兵马,自东京解缆北上,这也是最后一支北伐参战的军队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