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3章 雨雪冰霖[第1页/共2页]

看得出来,此时的刘承祐,对于白重赞,很有几分赏识。说着,又看向随行的几名滑州官吏,说道:“都听到了吗?而后除农耕之时,要尽力援助河塞,偶然候,多到堤岸上逛逛逛逛。朕虽委白卿代理河工,尔等为州吏,河防补葺,也是职责。只要经心王事,为民投机,朝廷毫不怜惜封赏汲引!”

“李昉,你在白马访问,有何收成?”夜间,刘承祐将李昉召来,扣问。

厥后,朝廷降诏,废滑州节度,改置义成军,调土门镇守白重赞为义成军使率领滑州的禁军,稳固东京北部防备。

如此,天子身边,又少了一名近臣。而刘承祐,在滑州待了一日,御驾起行,北上大名府巡幸。这是时隔三年以后,刘承祐再度踏上河北的地盘。

对此,李昉看来是早有预感,没有任何不测,迎着天子的目光,慎重应道:“服从!”

这个白重赞,也是少年参军,以作战英勇,累历军职。在汉初留用的前朝军将中,也是有他这一号人物的。

“张德钧,赏白卿御酒十斤,鹿肉二十斤!”刘承祐抬起手,朝张德钧表示着。

当真地看了看白重赞,只见满脸的怠倦之色,髯毛发髻,都少打理,显得有些肮脏。刘承祐说道:“白卿有此豪情,朕也平增几分信心!”

“能够!朕全数满足于你!”刘承祐说道:“东京会再拨出一批赋税,滑、濮处所官府,也当尽力共同筹集物质、建材。为了修补堤塞,朕但是筹算,将东京的补葺,都给停一停,集合人物力,至此!你可要好好做,今岁,朕可不肯意再听到,滑州黄河决口的噩讯!”

听其言,刘承祐略加考虑,对着李昉叮咛着:“如许,你就不消陪朕去大名府了,留在滑州,担负知州,整肃职吏,代理政务,清理狱案!你在朕身边,打仗的都是军政大事,现在,朕将一州事件交与你,担其责,当无题目吧!”

“谢陛下!臣必定竭尽尽力,不负天恩!”白重赞当即拜倒。

而于天子刘承祐而言,黄河水患之虑,再度开端在贰内心滋长。从他继位以来,黄河决口,前有已经有十余次,而郑州、滑州段,则重灾区。

白重赞明显是下定决计,听其斩钉截铁的语气,刘承祐倒不由暴露一抹赞成之色。

御驾幸滑州,宿白马,未及安息,刘承祐直接在滑州义成军使白重赞的伴随下,巡查河塞缮务。

去岁秋,在卫王、天雄军节度使符彦卿被调至东京担负侍帅以后,原义成军节度使郭从义调任北都大名府为留守。

不过,对于现在的大汉王朝而言,已经足以接受,朝廷也早已设立好一套防灾救灾的应急机制。对于受灾流民,自有官府施助。

“走,我们到堤上去看看!”刘承祐号召着世人。

白重赞奉养在君前,向刘承祐汇报着环境,此时的他,未穿盔甲,仅一身简便的麻衣,不似将军,更像一名河工。

史弘肇移镇朔方,又调任土门,节制太行险隘,替朝廷看着河东流派。及至现在,又替朝廷镇守滑州这北门锁钥。

因而在将吏的伴随下,刘承祐亲身到堤上,看看质料,问问夫子,至傍晚时分,才回到县城,将躬亲视事的明君气势,持续发扬。

迎着天子的目光,白重赞忽感一阵庞大的压力加诸于深,神采严厉,沉声向刘承祐承诺道:“陛下如此信赖,末将岂敢有负所托!如有误,请斩头颅!”

另,滑州狱中,所断之案,所判之罚,有很多失之公允。臣调阅案档,确切发明了几件案狱,判罚量刑之轻重,值得商讨,且,都是郭使君在任时,所遗留......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