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9章 此路不通[第1页/共2页]

“是!小的们辞职!”

闻问,此中一名管事赶快答道:“两个月前,留县长调集各大商家,会商修建一座书院,用以教养本地汉家后辈,需求各家出资。这是以雍王殿下的名义,停止修建,因此各家非常主动,小的们筹议过后,便擅作主张,捐了五百贯......”

不过,此时张宜年的重视力,明显不全在这些账目上,看起来也有些漫不经心。过了一会儿,重视到一事,问道:“这个承勋书院的捐资是如何回事?”

为了修建净水阁,郭良平还专门抽调了五百兵士帮手,时候不敷,仅靠本地土着,效力太低,想要尽善尽美,就更难了,而要求效力,再没有能比得上军队的了,即便是修屋子。

说这话时,管事有些忐忑。而张宜年听了,天然不会愤怒,暴露点笑容:“你们做得很好,这类惠民善举,自当主动。只是,捐得少了,才五百贯。”

闻言,张宜年嘴角勾了勾,重点可不在此,关头在于书院的名字叫“承勋书院”,这替雍王殿下立名立德的事情,再多些又何足惜?

“出去吧!”闻声,张宜年回道。

张宜年坐在一张楠木书桉后,翻阅着这半年多以来的账目来往,几名部属恭恭敬敬地候着,等候扣问。张宜年在南洋,还是置有一些财产,主营是贸易,但在周边岛屿,也斥地了一些莳植园,几座矿山,良平岛上也有货栈,运营的范围也广。

如果在海内,别说拜见了,靠近都不大能够,职位差异太大,但是在这小小的良平岛,可贵的机遇,总要去尝试一二。究竟上,张宜年此番亲身南下,除了跑海丰号以外,也是为刘承勋,如果能同雍王搭上干系,那好处自不消说,也无益于张氏家属,在海内或许显眼,但在外洋可就便利很多了。

“是!”

在仆人的指导下,伯侄一行,入府歇息安设。入夜,海风不懈地吹拂着,带来阵阵凉意,书房以内,明灭着灯火,灯光稍显昏黄。

管事赶快道:“传闻县衙统共募得五千余贯钱,莫说一座书院,就是十座也能建成......”

“雍王殿下现在那边?”张宜年问道。

“哦?等会儿取出来,我先看看!”张宜年来了些兴趣,说道。送给雍王的礼品,必必要慎重些,他可要亲身盯着,以免闹出甚么笑话,怠误了。

当初设置良平县时,朝廷那边稍显对付,毕竟离大陆都稀有千里之遥,处所又那么不起眼,即便刘天子都开了口,朝廷也难以进步正视。不然,也不会成绩留绍平的县长之位。

一年多的时候,便有大量汉家修建拔地而起,亭台楼阁,园林水榭,都开端呈现在这外洋领地。在这个过程中,那些来自海内的修建里手,乃至泥瓦、木工匠人,都格外吃香。浅显劳力天然不缺,但比起海内,这些专业人才,在外洋还是非常贫乏的。

在良平岛,天然不会有多罕用心了。永济河边新建的张宅,房屋不过三十余间,空间倒也实足,极新一片,花了大半年的时候方才完工,而这还是张宜年第一次看到服从。

“殿下自巡查南洋诸国以后,便一向待在良平岛,居净水阁内!前不久,三佛齐王曾亲身登岛拜访......”

“筹办一些礼品,明日我要去拜访雍王殿下,但愿能见到王驾吧......”张宜年说道。

人影一闪,换了身衣裳的张朝光走了出去,重视到屋内的景象,拱手一礼,然后有些不美意义道:“是否打搅到二伯了,小侄稍后再来?”

不过,越往里,则越次序井然。自留绍平就任以后,便在岛上划出了一片地区,专供汉人商民落脚居住,其他杂夷制止入内,不时差役巡查,治安天然杰出,也引得一多量南洋汉商扎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