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1章 安东国[第1页/共2页]

另一方面,则陆军将帅们对水兵的架空了。这大汉天下,但是马步军将士们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,当初海军也不过是帮助军队,帮手运运粮草军器,在很多将帅眼中,其职位比后勤辎重军队强不了多少。

水兵靠着行船使舵,欺负蛮夷土着,吃得盆满钵满,他们陆军呢,戍边剿贼就不必说了,独一大扩大的方向安西,那是用儿郎们的命去拼,掠取的东西还不敷抚恤将士的。两相对比之下,水兵可就轻松了,日子也太津润了,更让人不忿的是的,当初打三佛齐,作战的主力是从安南及两广抽调的马步军啊,陆军这边怎能心机均衡。

因而,绝望之余的刘天子又不得不做出些调剂了。

面对架空与打压,郭良平也是脾气不改,到处相争,特别在水兵事情上,更是寸土不让,争军费,争兵额,争给养,一点亏都不肯吃。当然,最后亏损的,常常就是郭良平,争不过,就是争不过,但不得不争,那股锐气不能丢。

“坐!”刘天子手一伸,指着殿中的一方小桉。

跟着时候的推移,郭良平的刺头属性更加现显,潘美对其耐烦也在逐步消磨,到现在,已然完整走向对峙面了。此番因分封之议,两人又定见相左,郭良平将之作为争夺水兵好处、生长扩大水兵权势的契机,大加附和,而对此,哪怕不提忧国忧民那些大义凛然的考虑,仅从屁股解缆,潘美都得持不一样的观点。

当然,在郭良平在担负枢密副使的这段时候内,枢密院并不平静,郭良平的上位,就像一只鲶鱼搅动着军队内部风云。

谁能想到,三十多年以后,这海军还成精了,也不叫水军了,改称甚么水兵,竟然开端有与马步军分庭抗礼的趋势,的确反了。而在外洋贸易拓殖的过程中,水兵是耀武扬威,也从中大获其利,两次远洋与三佛齐战役,水兵都是大发横财。

资格浅,功绩轻,却爬上了高位,官职、爵位都赛过一多量老贵,这如何能让那些自以为出世入死、军功赫赫方争得功名爵位的将领们佩服。

“枢密副使臣郭良平,奉诏觐见!”

伴着一道铿锵有力的高唱声,垂拱殿的大门缓缓翻开,郭良平允步入内,直至御前,抬眼瞄了下端坐御桉后的刘天子,提袍屈膝,虔诚地再叩首。

“免礼!”见其这副姿势,刘天子手一摆,澹澹道:“这不是朝会,也不是甚么正式场合,不必如此拘束,起来吧!”

面对刘天子的质疑,郭良平面带难堪,下认识地站起来,躬身道:“臣与潘枢密只是政见分歧,并忘我怨,也未影响军政之运转,相忍为国的事理,臣还是明白的!”

“谢陛下!”郭良平再拜谢,谦恭姿势,一如既往。

是以,郭良平在枢密院的日子并不快意,从上任尹始,便一向遭到压抑与架空。枢密使潘美的气度并没有那么狭小,他也晓得水兵存在的意义与代价,但作为陆军将帅出身,又不得不考虑全部陆军的情感,是以,在平常事情中,是能调合调合,不能调合,屁股还是毫不踌躇地站在马步军这边。

同时,对于郭良平刘天子心中也不免生出些绝望之感,实在是太莽,也太傲了,处不好同僚之间的干系,好处诉求常常太简朴直白,在政治上也太贫乏手腕。比之当初的林仁肇,要差很多,当然这也是出身、经历的分歧带来的差别,郭良平这辈子,还真没碰到过大的波折。

实际环境就是如此,别看水兵这些年景长得不错,非常风景,但军队的话语权,还是紧紧地把握在陆军手中的。仅从高层来看,枢密院现在四名枢密副使,三个都是出身马步军,详细事情也是卖力陆军事件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