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八十七章 引导舆论[第1页/共3页]

如果他今后昏了头,沉湎于操弄民意,导致民粹众多,怕是会祸及社稷啊。

刘彻苦思很久,终是想到合宜的人选。

百姓是浑厚仁慈的,晓得戴德,尤是对慈济诸多不求回报的善举,百姓们尽皆感念在心,奖饰于口。

唐都感到群臣纷繁投来的视野,心下不由苦笑,他这太常府属官,秩俸不过戋戋六百石,常日连上朝的资格都没有,何曾如此受人谛视。

史上正值汉景帝刘启在位,官方谎言四起,觉得雨雹和日蚀乃是上天为奖惩景帝之过,方才连降天灾。景帝无法之下,只得夺职了当时的丞相刘舍,代其受过,改任卫绾为丞相。

大浪袭来,谁若谨慎站到风口浪尖,必将被拍得粉身碎骨。

群臣闻言,皆是哗然,万没推测官方传言竟真是确有其事。

刘通亦是醒过神来,扭脸望向御座上的刘彻,浑浊的双眸中尽是固执和担忧。

对科学无知之人,天然要用科学的做法,但不能由刘彻这个天子出面装神弄鬼。

后代的中原,近似的前车之鉴可很多。

唐都早将刘彻教他的话背得滚瓜烂熟,好像神棍般死命忽悠道:“三月间若北地灾神降下天灾,则可待灾情止歇,朝廷抚恤好哀鸿后,陛下迎娶真凤天女堂邑翁主,可使龙凤齐鸣,抵抗灾神侵袭,保陛下无恙。待中元节祭奠过大汉忠魂,不出七月,日曜神力暂入陛下龙体,打扫凶邪,灾神必然败亡。”

现在汗青的过程被刘彻窜改了,刘彻已即位为帝,袁盎也没早早死去,而是做了数年丞相,刘舍还是御史大夫,卫绾则从太子太傅改任中大夫,仍兼任太学祭酒。

唯有当明天子能引日神之力,为大汉万民驱邪避灾,然天子年事尚幼,神力未彰,需得先在来年春祭大典上祭奠日神,再于中元节祭奠为国捐躯的大汉忠魂,方能于七月廿九辛亥日聚日神及忠魂之力,引来日曜神力,毁灭北地灾神。

汉六十三年事末,数则流言在关中各地交口相传,并敏捷鼓吹至中原各郡县,乃至伸展全部大汉。

唐都趋步行至大殿中心,向刘彻行了礼,复又转而面向群臣躬身作揖,方才道:“下官奉陛下旨意,夜观星象,确切见得北方星象浑沌,应有灾星现世,来年三月或会稍稍讳饰紫薇帝星,然日曜亦是大盛,不出来岁七月,必能尽扫北方星域的凶邪之气,还我大汉朗朗乾坤,乱世永昌。”

如此一来,统统人各取所需,自是皆大欢乐。

但是天候却并未因刘彻而产生甚么太大的窜改,毕竟现在的大汉可不似后代的中原,会因碳排放激发甚么温室效应,影响到大气候。

官方言论的力量如此之大,便连刘彻这始作俑者都未预感到,在他骇然惊觉时,这股近乎大汉总动员的势头已是止都住不住了。

刘彻摆了摆手,出言欣喜道,复又叮咛唐都:“太史令照实说来,无需坦白诸位卿家。”

跟着慈济观的影响力愈来愈大,宣德身为大观主,已成为立名各地的大善人,又在刘彻暗中的推波助澜下,模糊有执玄门盟主的势头。

行不通的!

朝堂上的这一幕很快便鼓吹出去,大汉臣民皆是信觉得真,对陛下来年的大婚生出诸多等候,堂邑翁主那真凤天女之名也随之传遍汉疆。

堂堂汉人,又岂甘被匈奴人奴役,辱我妻儿,掠我财贿,使我屈膝臣服?

现在也只要硬着头皮,依着陛下的叮咛,出言欺诈群臣了。

因而乎,百姓纷繁焚香祷告,为天子祈福,更有很多关中百姓不惧风雪冰冷,会聚在乡里耄故乡中,在万民书上盖了血指印,呈交到本地官府,要求郡县长官转呈朝廷,以表誓死保卫今上之心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