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零二章 筹建边城[第1页/共3页]

不过他作为隐于幕后的最大股东,还是要出出主张的。

一条从长安路子天水直通陇西,谓之京陇大道;另一条则是路子安宁直抵西北的长城边塞,汉帝刘启将之定名为京武大道。

武威城的选址倒是不难,从雍凉之地进入河西走廊的咽喉位置乃是兵家冲要,不管是西戎,诸羌,月氏还是匈奴,几近都在同一名置设立驻地。

“好办得办,不好办也得办;说你行,你就行,不可也行!”

刘彻密切的拍着刘非的肩膀,建议道:“遗孤内院自建成后,便设有法术学院,常常传授我过往向你提及的管帐和出纳等科目,现在数年畴昔,很多军中遗孤早是学有所成,对这左券的行制也是熟谙的。皇兄无妨去遗孤内院招募人手,想来必能大有所获。”

年节前夕,皇室实业已将客岁的大笔红利尽数发放,参与西北大道兴建的世家大族更是遵循左券,拿到大笔的筑路款,端是挣得钵满盆满。

为彰显大汉帝国的武功军威,此城便被定名为“武威”。

若说兴建城池的破钞是数以亿计,那动辄十数年的治河工程,朝廷拨下的赀财便是数以百亿计。

此番是要出塞建城,虽说有些伤害,但细算下来,一年光是月例就不下万钱,这特么能买百余石粟米了,平常百姓得埋头种多少年地,方能挣到这么些钱?

即便中原和那武威远距万里又如何,归正江都王刘非发话了,此番不再似西北大道似的做那甚么投标,而是密码标价,向各大世家采购大笔物质,只要能定时按量送到武威城便可。

比方兴建那西北大道,很多路段的监夫子拿到的赏钱端是数以千计,最高的足有上万钱。

且非论三大边郡的百姓主动报名退役,此时大汉权贵们更是亢奋不已。

江都王刘非翻看过刘彻递给他的左券范本,揣摩着问道:“莫非是他们若违背了左券,需向我们交纳罚金?”

“殿下,这违约金是甚么意义?”

若能被选去服监役,还春耕耘甚,把地步低价租佃出去,只要不荒废就好。

“五哥若真招募到人手,可不能虐待了他们,毕竟是军中遗孤,当好生善待,方能告慰为我大汉战死疆场的将士们。”

能够想见,在汉帝刘启的心中,这条大道今后必将延长至尚未开端兴建的武威城。

刘非不由皱眉,端看这一份左券就写满了一指厚的书册,林林总总的条目加起来竟有百余项。

后代所谓的河西走廊,就是位于焉支山之北,腾格里戈壁以南,从雍凉之地通往西域的狭长通道。

还不如密码标价,来个多劳多得,货到付款,都摆在明面上,谁也拉不下脸来走后门!

故大汉君臣决定在焉支山的东北方兴建一座城池,以及连接焉支山和腾格里大漠的数百里长城关墙,借此阻绝诸羌和匈奴东侵,死死扼守住被太子刘彻唤作河西走廊的狭长通道。

颠末数百年的运营,已有很多各族百姓混居在此,构成了范围不小的聚居地,只是游牧民族多逐水草而居,常常不擅筑城,故而只建了些低矮的土墙,模糊有几分城池的雏形。

当初西北大道停止路段招标时,他接受了多方压力,不得不当协,停止暗箱操纵,此番兴建武威城,他真是不想再经历一次那般窘境。

刘彻颌首道:“不错,比方定下的货色未曾定时运到武威城,抑或数量不敷,以次充好,便算是违约,需视其轻重,依左券上订立的条目付出呼应的罚金!”

刘彻鲜少看到刘非面露笑容的模样,不由尽是恶兴趣的发笑道,复又出言引诱道:“五哥可别忘了,待得武威城完工,朝廷就要治河了。如果皇室实业连戋戋城池的所需物质都集结不齐,那今后治河……”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