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六十一章 坑爹坑儿[第1页/共3页]

汽笛鸣响,少府经心打造的载人火车,载着一群故乡伙和一个小屁孩,使出了塬南驿,一起往东驶去。

真正到未央宫宣室殿与天子策议国政的,更多是官秩稍低的其他大夫,以是当今的光禄大夫没甚么实权,却又在分歧的军政派系具有着影响力,即便是决计阔别政治核心的卫绾,也在文士中享有极高的声望。

宗正府将她圈禁大半个月了,还是没个定论,毕竟是自幼深得天家宠溺的翁主,鞭挞和廷杖加身,对女儿家终归不好,宗正卿刘歂非常游移。

昔年出巡圁阴城时,刘沐是坐过火车的,且学习了多年的理工之学,对火车的主体构造和运转道理也非常体味,做陪游讲授自是合宜,太上皇和天子更是成心让他借机与光禄大夫们多多靠近,争夺到各派系更大的支撑力道,今后秉承帝业也会更稳妥。

刘启领着世人出了城,虽是轻车简从,然禁卫们可不敢有半点忽视,羽林卫早已在铁道沿线设防,郎卫更是一起随行。

雍县至灞西电站的铁路路子龙首塬南麓,早已全线通车,因是单轨,临时每日以泬西邑西郊的“泬西驿”为中转站,分段单列发车,沿途设置了大量供火车加煤补水的驿站。

倒不是太上皇刘启放不下权力,还想着对朝政指手划脚,恰好相反,诸如推恩令之类的很多政令,经过他表态支撑乃至代为公布,远比天子刘彻直接出面要来得好,来自刘氏宗亲乃至朝廷派系的反弹也会少很多。

倒不至有太大影响,然天子也要顾及面子,有些事终归不能做得太硬,做得太丢脸。

他口中的先帝,即汉文帝刘恒,昔年文帝临时起意,欲入灞上大营校阅细柳营,就是被周亚夫拦在营外,不见符令便不放行,御驾入了大营也只能按辔徐行,不得扬鞭驱马。

刘启微是扬眉,却不言语,只是笑着看自家这傻乎乎的孙儿。

刘启嗤笑出声,满脸戏谑道:“你那父皇可不似你这般憨傻,不欲亲身出面坏了端方,偏是要让我这故乡伙发话,依你看来,他但是不孝?”

政治,实在是门美好而通俗的艺术,刘沐尚嫌稚嫩,且有得学的。

尚食监早已备好宫宴,太上皇让老臣们一道用过早膳,太子刘沐便也前来问安。

尤其特别的是,很多告老致仕的元老重臣都挂了大夫的虚衔,经常入宫陪太上皇刘启莳花养鸟,既可追思往昔峥嵘光阴,亦搭接起某种相同管道,更便于太上皇成心偶然的表达对某些事的观点。

幸亏刘沐生性霸道刁悍,不然难道又一个汉惠帝?

家有一老,如有一宝,恰是这事理。

尊敬将士,严守军律,从天子做起,恰是大汉强军的基石,后代历朝历代皆无可对比。

立夏不算甚么节庆,亦未逢假日,若依往例,刘沐要到宫邸学舍上过晨课,才会前来长乐宫向皇祖父和皇祖母问安,然本日乃惯例,盖因要陪着皇祖父和光禄大夫们乘坐火车。

说实话,刘征臣擅闯灞上禁区,且被虎贲将士擒下,这事让很多人都很难堪。

“哦?”

贤王刘非没有入宫讨情,不是不心疼女儿,而是此事触及军务,身为亲王的他多说多错,反倒陷女儿于更加倒霉的处境。

刘沐真真惊呆了,自家皇祖父不按套路来啊。

光禄大夫,是为诸大夫之首,数量倒也没有限定,当今的十余位光禄大夫中,大半为告老致仕的公卿将相,诸如袁盎,卫绾,刘舍,石奋,窦浚,李广……

太子太诚恳了,不敷无耻,天子会很辛苦的。

依汉人风俗,多选在春秋两季正婚,且家世愈高,婚仪形制就愈烦琐,族姊刘征臣贵为翁主,六礼必不成少,当今已入四月,若入秋即正婚,婚仪筹办都来不及,那裴氏子现下官居虎贲军候,父皇如何来得及将他迁调别处?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