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九章 士子难为[第1页/共3页]

有此典范在前,各郡县的主官仆射每岁返京述职,自要被公府用以参照,列入政绩核鉴,使得诸多主官返归治地后,皆大力整肃治安,打击违法乱纪的游侠盗寇,饶是对本地豪强也毫不手软。

或有四体不勤、五谷不分,偏想不劳而获,享用锦衣玉食者,以任侠之名,行盗寇之事,各地官府皆力行峻法,遣吏卒乃至府兵将之擒拿剿杀。

旧士族不是没有反弹,然当今皇权独大,天子恩威并施,既普惠万民,又广纳世家后辈和豪门士子入各大学府就学,权贵的好处有所保障,百姓亦得见进身之阶,自不肯冒着掉脑袋的风险,为少数好处受损的文士摇旗号令。

莫说以宗族为主体架构的世家,便是地区之别,也有分歧的群体之分。

他获咎的权贵愈多,动手愈狠,中尉的位置做得愈稳妥,也愈发得天子信重。

高祖刘邦尿溺儒冠,不恰是鄙薄冬烘只会动嘴么?

当然,想登门拜见,也要寻个合宜的由头。

莫欺少年穷,指不定有谁今后飞黄腾达,不求其知恩图报,好歹莫因本日怠慢,遭人记恨在心。

饶是如此,想完整毁灭世家权势,不实际,也无此能够,后代的中原和西欧都做不到,当今的大汉更做不到。

非止于此,汉廷虽愈发薄徭轻赋,隐有完整拔除丁口税赋的趋势,然仅限平常汉人,凡家中僮仆、私兵、门客、仆从,反是要加征重税,尤是私兵,依其主家爵位,豢养数量与所持兵械皆有严苛限定,妄自聚众执械、扰民逼官者,更视同谋逆,断狱刑罪之重,可至枭首夷族。

有道是,老乡见老乡,两眼泪汪汪。

二十余年来,接连三任中尉皆是狠人,苍鹰郅都、蝰蛇张汤、暴虎刘寄,使得关中世家愈发遵纪守法,京畿治安愈发良善,路不拾遗、夜不闭户,实乃天下首善之地。

儒家源出齐鲁,胡毋生又出身齐地,且现任太学汉学院的博士仆射,为儒家博士之首,故公羊学派大兴,齐地儒生多习之,以胡毋生的徒子徒孙自居,倒也不为过。

饶是后代中原的公知精英们,亦只能敲击键盘,做收集喷子,指着他们经世治国,倒不如订阅本书,让作者君得了稿费,买根肉骨头,对他们道一句:嗟,来之食!

有返乡归家,躬耕营商者;有申往官学,任传授业者;亦故意胸不甘,追求保举者。

阻人官途,无异夺妻杀父,莫觉得都尉与县尉辖下的府兵刀刃倒霉乎?

文士造反,三年不成。

然跟着汉廷提高官学教诲,任官取仕的面向更广,挑选更多,不再拘泥于精通经史子集的文士,尤是大农府辖下八大附府,多选学有专精者。

此等酷刑峻法下,莫道关东之地,便是民风剽悍的关中,世家豪族皆不敢犯禁,爵位在身者为免犯讳,常常主动淘汰大半私兵,豢养门客的民风也垂垂转向,多文士而少侠客。

及至今上刘彻即位,更公布贵爵京居令,迁各地贵爵入京,且令梭巡御史明察暗访各郡县,内朝更设尚书台以纠举勾连豪族之朝臣,另有暗卫多方探察,凡果断乡曲、横行邦邑、雄张闾里者,不管豪滑之民,累世大族抑或封疆大吏,皆依律重惩,夺爵抄家者为数甚众。
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,这是本性。

当今之世,官府甚得民气,凡有反叛为祸者,大家皆曰可杀,鲜有包庇匪患的百姓。

比方梁王刘武,昔年豢养的数千门客,早已斥逐大半,甚么剑客豪侠皆是不留,唯余一众文士僚属,陪他喝酒作赋,整天风花雪月,亦是悠然舒畅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