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七章 赴滇迎亲[第1页/共3页]

三年多前,天子刘彻下旨准允贵爵子嗣入政经官学与黄埔军学,完成学业后则可入仕或参军,刘塍便是首批入黄埔军学的刘氏宗亲,且在刘彻授意下,颇得军学祭酒刘越的看重与培养。

非止是刘塍,当今大多军中将士都渴求军功,实在是过往二十余年间,大汉对外连战连捷,得以加官进爵的将士数不堪数,使得全军皆鹰派,不畏战,更好战。

刘彻思考半晌,觉着此事确是可行,便筹算完整罢休让这些小屁孩折腾。

这对滇国意欲“还归中原”的楚族和庄氏,很首要!

“族兄刘塍,年十九,未有婚约在身。”

至于刘塍和苏武的家中长辈,那就更不必提,大汉男儿多热血,束发成丁便即应募参军的少年郎都很多,都敢上阵杀敌,浴血疆场,去趟滇国拚出息,长辈们有甚么舍不得的?

天子刘彻早就在为自家皇儿今后担当帝业布局,似刘塍等与天家血缘干系较远的刘氏宗亲,对帝位的威胁不大,若又有真本领,放在军中历练,待其生长起来,便可用来制衡各雄师系。

“儿臣觉得,姑母乃深明大义之人,何况昔年姑父张骞不也是弱冠之龄,往说东瓯与闽越,方才立下大功,得以出列朝堂,尚了公主么?”

“既是如此,此事仍尽数交由你去办,若请得太上皇、太后和长公主准允,再与滇国太子商讨,待滇王上书请准,为父便下旨赐婚。”

毕竟男女有别,说句刺耳的,娶回家后,如果伉俪不睦,大不了多纳几房妾室,与斑斓出息比拟,实在划算得紧。

“儿臣先替他们谢过父皇。”

刘彻又是颌首,文臣与武将的升迁分歧,除却内朝官可由天子随便拔擢,真正的官僚体系内,官员升迁首要还是看资格和政绩的。

若非刘塍赴滇迎亲,得以宗室子婚娶为由,着宗正府和太常府辅之,且张笃又是长公主的儿子,乃是皇亲国戚,凭张笃的春秋和资格,想出任太常府掌故可差得远。

宫邸学舍创建后,诸多刘氏宗亲后辈退学,刘塍的优良表示引得天家谛视,刘氏贵爵们闻得自家子嗣报告刘塍如何悍勇不凡,亦重新忆起刘贾这位军功赫赫的刘氏功臣。

刘沐顿了顿,略微减轻腔调,意有所指道:“儿臣日前邀其入府赴宴,探其口风,族兄愿……亲赴滇地,迎娶滇王之女。”

刘塍作为刘氏宗亲中年青一代的佼佼者,天然深得看重与种植,现下军职不高,只因资格不敷,且未立军功,没法升迁罢了。

刘塍尚在宫邸学舍时,太子刘沐因年幼,远不似现下般足以凭拳头“称霸”学舍,反倒是智勇双全的刘塍横压一众平辈宗亲,可谓“初代舍霸”。

毕竟刘塍乃是荆王以后,丹徒候嗣子,将来是要袭爵列候的,太庙祭祖时是有资格入庙行祭的,其正妻的姓氏是可列入老刘家属谱的。

刘彻天然不会以为自家傻儿子故意迎娶滇王幼女,现下太子妃的人选还没下落,纳番邦王女入府可不像话,至于册为太子妃,那更是想多了,已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宗正指不定要撞柱尸谏。

“嗯,如果赴滇成行,为父可先破格拔擢刘塍为宣曲军候,孙武为大行府行人,张笃为太常府掌故,以掌全宗亲婚仪;若得竞全功,今后更不吝封赏。”

近臣,弄臣,二者差得远了。

“嗯,所言甚是。”

刘彻另有些许游移,这群小屁孩的策画虽是不错,张笃乃是大行令张骞独子,又是太子中庶子,如果随行赴滇,对庄氏王族而言,无疑划一于大汉天家和大行府无需领悟的承诺了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