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九章 藩王入京[第1页/共3页]

既然都称王了,总得向大汉这宗主国遣使,故而迩来驻在长安蛮夷邸的西域使者数量暴增,本是多有空置的院落塞得满满铛铛。

尤是四海为家的西域行商,来往一趟就是大半年,谁晓得回到西域时会不会就换了君王,他们早已风俗了,换谁做王不是做?

他们乃至还模糊但愿大汉能兼并西域,起码做大男人民能少缴些商税,运送货色收支边塞也无需关税,来往一趟起码能多挣个五成利。

接管大汉的文明影响实是柄双刃剑,比方东瓯和闽越,仿佛已成为农耕之国,又是背靠大海,没计谋纵深,如果大汉出兵征讨,他们除了冒险出海,逃往东鳀,意即后代的台蛙岛,就再没旁的退路了。

若他们想今后繁华繁华,就给所属部族的首级去信,帮着大汉反了那些笨拙的国君。论功行赏时,哪个部族功绩大,其首级便可为王。

现下大汉另有四个藩属国,朝鲜,南越,东瓯和闽越。

大汉天子刘彻对他们识时务的做法甚是对劲,便在豫章郡和丹阳郡向两国开放诸多边市,除却铁器,旁的货色皆准允汉商向两国出售。

窦浚能有甚么体例,近年他已不如何管事了,心心念念就要靠着清河百货为窦氏先人多攒些祖业,免得他们此后再没法入朝为官,又无所事事,乃至衣食无着。

天子刘彻是晓得自家这舅祖父愈发怠惰的,却也没过分苛责,让外戚转型本就是他决计鞭策的,窦浚偶然再争权夺利自是最好。

毕竟大汉虽是铁血尚武,心心念念要开疆拓土,但汉人极讲诚信,珍惜名声,从未干出过截留朝贡藩王之事,大汉天子更是丢不起此人的。

田氏商团在东市三坊建的堆栈是为各地行商筹办的,胡商亦可入住。

加上京畿三辅商贸更加繁华,各地商贾簇拥而至,官方堆栈皆是爆满,刘彻觉着今后大汉各地亦会呈现这般气象,倒不如先让田氏商团在长安试着建些堆栈,堆集经历,今后在各郡县搞后代的连锁旅店好了。

贵爵将相,宁有种乎?

大汉虽正出兵征讨西域诸国,但西域胡商可不管这么些,西域自古小国林立,从未如中原般大一统过,小国寡民的地界压根谈不上甚么民族认同感。

刘彻问道:“一个走高价高端,一个走便宜低端,你们滴明白?”

大行府的属官见着这般景象,内心尽是骂着直娘贼,过往大行府是诸多府署里最为安逸的,现下忙得比年节都没法过了。

归正大汉现下也没太多邦交事件要措置,外邦蛮夷诚恳臣服朝贡就好,不平就揍到服,甚或出兵灭他丫的!

朝鲜和南越已与汉廷完整反目,藩属干系已是名存实亡,仅因尚未正式递呈国书,两国派驻长安的使臣亦未被摈除,故在名义上还是臣属大汉的。

刘彻复又宣召江都王刘非和国舅田胜入宫,命他们别离在北阙甲第和东市三坊兴建形制分歧的堆栈。

近年大汉工商繁华,又屡开边市,鼓励与外夷互市,京畿涌入大量胡商及外邦使者,尤以西域人居多。

腊月间,关中各地因棉麦复种劳累整年的农夫终是能够稍歇些光阴,待来年开春雪化再下地劳作,匠人们却还是在作坊里繁忙不休,加班加点的赶工。

总之只要占有着城池,又臣服大汉的西域部族首级,都已占地称王,实则辖地和属民还不如大汉境内的大县县令。

刘非倒是面色讪讪,他又不傻,岂会不知这是门好买卖,自不甘让田氏商团吃了独食。

借此推行堆栈的入住登记轨制,对社会治安的管束和谍报汇集都是大有好处的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