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七章 天子临朝[第1页/共3页]

厚厚的供状和名薄,公孙贺足足念了大半个时候,大多朝臣们的内衫已被盗汗渗入了,额角也充满汗珠。

刘通虽是欣喜,却也不至过分冲动。他身为刘氏宗亲,又不成能往宫里塞孙女重孙女,若皇后真的没法孕育子嗣,顶多劝谏天子广纳妃嫔罢了。

仓素入殿参拜后,向群臣宣读了此番天子御驾亲征的战情和战果。

不管朝臣们内心如何想的,大要都得摆出欣喜不已的神采,纷繁起家离席,出列恭贺陛下。

旁人不晓得,刘通作为汉文帝刘恒最信重的族兄,却知晓得清清楚楚,刘恒不傻,窦氏做得很多事都看在眼里,只是他最看好刘启这个儿子,故而才采纳了默许的态度。

你们真是作死啊!

然宁茈到老未嫁,膝下无儿无女,或许也是种无法吧。

虽说法不责众,但今后还是不要等闲在此事上冒犯天家忌讳了,不然若真逼得陛下动了真怒,北阙甲第就得成为大汉最大的坟场。

毕竟事涉阿娇,即便他恨不能将诸多犯官亲手宰了,为自家婆娘出气,但越是这般越该避嫌,秉公法律,免得臣民对皇后生出非议,坏了她的名声。

皇后有孕,怀上龙嗣!

公孙贺躬身应诺后,站在大殿中心,先群臣宣读手中的供状的名簿。

群臣闻得那清脆清脆的声响,忙是噤声闭嘴,听着宣旨的寺人往下念。

宁茈便是太皇太后请来为阿娇调度宫寒的那位老医官,依着刘通的身份,本不会识得深宫内苑的小小妇医,何况宁茈也没做到太医令的位置。

刘彻微是颌首,又命公孙贺和赵立协从两府,尽速移驾相干的人证物证。

太皇太后这道懿旨刚宣读完,满殿朝臣皆是哗然。

刘彻岂会给他们这等机遇,又让寺人宣卫尉公孙贺和右中郎将赵立上殿。

犯行,供状,犯事的时候地点皆是清清楚楚。

薄氏里通外族,端着刘家的碗,却要砸刘家的锅,这等吃里扒外的白眼狼,不夷族怎的解气?

然刘通不但识得宁茈,更是将此女记得清清楚楚。

刘彻摆手让两人无需见拜,又让他们大殿宣读供状和名薄。

便连昨夜已预先得闻的三公九卿亦仍不免心潮彭湃,老宗正刘通双眼通红,不竭用锦帕擦拭着眼角。

公孙贺和赵立早是候在殿外,闻得寺人的宣唱,便即捧着厚厚的供状和名薄迈入了大殿。

待得两人应诺后,刘彻便摆手让他二人先行退下,让寺人宣殿内里郎将仓素上殿。

朝臣们未及听完,便多是惊诧得瞪大双眼,这两条都是枭首夷族之罪,犯行严峻者乃至会夷三族,夷九族的。

然太上皇旨意已下,他也没体例,就想着下朝后遣人将薄氏那几个族老抓来,亲手敲上几拐杖。

朝臣们倒是分歧,先前长安城的街坊巷闾疯传皇后不育,很多世家大族都生出些谨慎思,正筹算劝谏天子开宫纳妃,好往宫里塞自家贵女。

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,不计小我毁誉的帝后向来没甚么好了局。

龙嗣!

全歼五万乌孙马队,斩杀匈奴铁骑十二万,俘虏六万余,且擒获近百万的匈奴族众及二十余万外族仆从。

守殿的郎卫早已执兵入殿,公孙贺念完一个,郎卫逮一个,尽数拖出殿外,都不消听其辩白或告饶。

翌日早朝,天子刘彻没等大汉群臣向他表达严明抗议,便是先发制人,让寺人先当殿宣读两道旨意。

面对如此大捷,群臣皆是面色潮红,一扫先前的胆战心惊,几欲弹冠相庆。

假借北巡之名,私行御驾亲征,棍骗群臣,这特么像话么?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