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二章 南越将亡[第1页/共3页]

八月末,远在长安的刘彻收到细作传回的鹞鹰传讯,得知南越都城四周已是兵力空虚,不由仰天长笑。

两国联军倒是谨遵大汉天子的旨意,对龙川城围而不攻,且是围三放一,留城东不围,任由城中军民可从东城门出逃。

南越为临海之国,拥万里海疆,却仍如中原之国般仅将视野聚于陆地,实乃大汉之幸!

赵胡大要上认错受教,心下却暗自腹诽,若非祖父拖着不死,抑或早早将王位传给他,使他成为名正言顺的南越王,岂会有这么些费事事?

目睹秋收期近,东瓯和闽越的联军不但没有半分撤兵的迹象,更押着很多掳掠到的南越仆从打理城外农田,摆明就是要待庄稼成熟后,当场收割舂谷,作为军粮。

龙川距南越都城番禺城五百里,乃是南越东边的流派,且北邻汉境,故南越不但在龙川城屯驻重兵,更在龙川到番禺的沿途安插很多屯兵重镇。

南越东部虽没甚么坚城雄关,却也非阵势开阔的平原地带,十万联军足以将各处咽喉要道死死扼守住,南越救兵虽兵力更多,但在山林密林间是展不开步地的。

汉廷送来的兵械,是过往在边市有钱也买不到的希奇货,远非两国工匠锻造的刀剑可比。

南越君臣见得这般景象,自是急怒交集,他们都已晓得东瓯和闽越是奉了汉国天子的诏令才出兵来犯,现下却未见大汉挥师南下,只怕此中有诈啊。

蒲月末,闽越出兵十万,东瓯出兵五万,在闽越西部边城揭阳集结后,悍然侵入南越国境,进而围困龙川城。

有愿弃暗投明,重归中原者,则可前去官府册籍为民,免费支付粟种和耕具,并与汉民般以百税一的昂贵田税佃租官田。

对山林作战而言,戍守方的上风向来是大于打击方的,何况南越雄师的目标地很较着是龙川城,两国联军只要扼守其必经之路,以逸待劳的见招拆招便可。

他实在过分年青气盛,不晓得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的事理,愈是行此等暴戾手腕,愈是引得民怨四起,反是完整坐实了蛮夷之子不通教养,残暴不仁的说法。

除非两国亦是倾尽尽力,征调海内统统适龄男丁参军,跟南越国冒死死战,才有几分胜算。

龙川守将晓得军心不稳,出城突围是行不通的,只得持续紧闭城门,据城死守。

让雄师穿越富强的丛林更是异想天开,且非论闽越和东瓯将士亦善于在林中作战,提晨安插了很多阴损的圈套,光是想想雄师入林后,若被两国联军的标兵提早发明,畴前头放火烧山,那南越雄师就得尽数丧生火海。

为防备汉军南下,过往驻扎在南越北地五岭各处险关的守军千万不能撤,还得别的增派雄师解龙川之围,不然待到汉军从豫章郡南下,与两国联军合力攻陷龙川城,南越东部便是流派敞开,汉国的精锐铁骑三日内便可杀到番禺城外。

南越百姓何其无辜?

为表示诚意,让两位藩王放心,皇室实业旗下的帝国物流更是集结车马,将大量军需乃至汉军汰换下的兵械从豫章郡南下,运往龙川城外,供应给两国联军。

东瓯与闽越更是如此,不但贫乏精铁,两国连冶炼出的青铜都数量有限,每岁需从大汉边市采办大量铜铁,重新回炉锻造。

惠帝朝时,吕后曾公布禁令,不准汉商向南越国出售铁器,南越王赵佗不吝大动兵戈,出兵北上与大汉玩命,非要汉廷消弭这禁令方才罢兵。

内奸当前,南越王赵佗病情又隐有好转,王子天孙们和群臣起码在大要上临时放下内斗的心机,尽皆谨遵王令,调派兵力前去声援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