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五十三章 议定发兵[第1页/共3页]

“……”

刘彻沉吟半晌,故作为莫非:“我大汉将士近年四周交战,七万西征将士刚返京不久,朕已诏令各营仆射准将士出营探家,欢度年节,岂能食言?”

汉承秦制,爵位分为二十等,无军功者难以得封上爵,莫说各郡太守此等封疆大吏,便是做到三公九卿都一定能得封等秩最高的列侯。

刘寄瞪大双眼道:“他正妃都尚未迎娶,岂能先纳少妃?”

老宗正更是睁眼说瞎话,被屠国灭族的乌孙且是不提,起码朝鲜在名义上亦为大汉藩属国,可真没见甚么“仁德以待”。

王皃姁现下就想着让两个儿子先选好正妃人选,让太上皇早早下旨赐婚。

这戋戋一步,若非立下大功,怕是一辈子都踏不上去。

瞧那大行令眼角泛泪,语带哽咽,不知内幕之人还道刻苦受难的不是南越百姓,而是他窦氏后辈啊。

现下郅都出任骠骑将军,李广为太尉,可分兵权。李广的次子李椒和季子李敢又年事尚浅,没有得任校营仆射,他倒还不需急着告老致仕。

偏生两个不肖子不识好歹,硬是说甚么南越未灭不为家,真真把她气得火冒三丈。

宣曲大营,三万马队。

刘寄自是会心,忙是行至母妃近前,嬉皮笑容道:“阿母息怒,莫要气坏了身子。”

御史中丞张骞起家避席,躬身进谏道。

三公九卿又如何,总有告老致仕之日,除了少府卿和太仆卿这等近乎天子家臣的官位,旁的公卿之位是不成能由某个世家代代秉承的。

他近年因屡立大功,得封列候,位列三公,宗子李当户又出任城卫军的中营都尉。

不幸天下父母心啊!

大汉立朝后,行郡国制,郡县与封国并存,初时诸侯王的正妻亦称王后,跟着皇权不竭加强,频频减弱各大封国,遂改称诸侯王妻为王妃,妾室则再度改称少妃。

位居朝堂,需求识时务,随大流,既然两大卿都出言表态,旁的朝臣自也不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,皆随之出言拥戴,哀告陛下为南越百姓计,出兵替其停歇战乱,使其得以安居乐业。

自家儿子领着世家后辈们征讨南越,不过就去分润军功的,又是亲卫浩繁的军中将帅,只要不得甚么难以治愈的急症,在南越国另有谁能要他俩的小命?

天子绕这么大的弯子,不过是为出师驰名罢了。

嗯……自家那莽头莽脑的蠢婆娘例外。

王皃姁瞧着他那惫懒恶棍的模样,肝火不减反增,呵叱道:“你等随军西征,一客岁余,此番若再领兵征讨南越,怎的又得耗客岁余,这婚事再不定下,今后岂不是要迟误了?”

念及至此,李广忙是出言拥戴道:“陛下,臣也觉宣曲骑营足以安定南越,同时亦能以实战练兵,端是一举两得。”

“陛下,大行令言之有理,我大汉向来以仁德待外邦,泽被四夷,实不能见南越烽烟四起而不顾。”

王皃姁愈想愈气,迁怒道:“舜儿都闹着要迎娶少妃了,皆因你俩这为人兄长的没做好典范!”

只是这军功可不能再争了,不但他李广不能争,李当户也临时不能去争。

不但群臣不乐见,天子更是不成能答应呈现这类景象,免得呈现擅权独大的世家。

两人皆是哑然无语,虽说礼法没有言明需得兄长先娶妻,但依常例,诸皇子或亲王纳正妃还是有长幼挨次的,尤是一母同胞,这是商定俗成的端方,若无太大需求,还是不要等闲例外为好。

“陛下,或可发宣曲大营的三万马队挥师南越?”

太尉李广虽是莽夫,但好歹在外领兵多年,深知天子最忌讳兵权旁落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