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办蒙学[第1页/共3页]

刘买既是抵赖,他就偏不被骗,反是另辟疆场,提出群臣好处攸关之处,官位是有限的,此后如有大量百姓后辈入仕为官,那世家大族这些既得好处者可就亏大了。

直不疑稍作沉吟,出言反问道:“即便如太常卿所言,所谓绝学非是绝学问,而是绝妄念,但若平常百姓后辈入蒙学,学会识文断句,难保不会贪求更多,企图入仕为官,经世治政,到时为之何如?”

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办学之事还得先缓缓试行,再慢慢大范围推行。

汉六十九年七月,汉廷公布政令,在京畿各地官办蒙学,正式拉开大汉官方教诲提高的序幕。

“陛下圣明!”

刘买胸有成竹的轻笑道:“御史大夫过虑了,入得蒙学的百姓后辈即便完成课业,也没法改册士籍,何况近年公府对入仕待诏之人的核验更比往昔严苛很多,无政经官学评鉴者皆不放官,仅可得为小吏,词讼吏不成为公卿,谈甚么经世治政?”

群臣闻言,皆是沉默不语,觉着刘买此乃抵赖,但碍着他将太皇太后搬出来讲嘴,保守派的朝臣实在不好出言回嘴,打太皇太后的脸,毕竟窦氏向来是保守派的执盟主者。

他朝太常卿刘买拱手,问出最关头的议题:“敢问太常卿,这官办蒙学是只准男儿退学还是男女皆退学?”

直不疑和东郭咸阳也知势不成挡,且觉着陛下的折中之法也确切不错,便是躬身应诺。

这是要疯么?

刘买微是扬眉,亦拱手道:“昔年太皇太后初创女学时,曾言女子也需学礼学文,不学文何故言,不学礼何故立?女子虽鲜有入仕为官的先例,然其负有相夫教子之责,若连开蒙都不准,如何担此重担?”

毕竟这官办蒙学没设甚么美术课和体育课,仅设白话与法术两科,附带传授忠君爱国思惟的少量礼教课程,学子又非后代娇滴滴的小天子小公主,学习态度应是很端方的,不说凿壁偷光,吊颈刺股,好歹大多是会刻苦用心的。

窦浚向来最会察言观色,他虽是保守派魁首,但清河百货要抱天子陛下的大腿才气愈发昌隆,迩来又看好岭南四城和海上商路,天然更要靠天子大开便利之门,此时恰是投桃报李的好机会。

东郭咸阳见得陛下几次颌首,臣僚们也大多颇是认同,心下有了底气。

太常卿刘买提出谏言后,大农令东郭咸阳的神采就跟屎尿裤裆般丢脸。

窦浚故作沉吟半晌,亦是起家避席,缓声道:“陛下,臣附议。京畿之地百姓良善,民气安定,试行三载,即便不成也闹不出甚么乱子,还可彰显陛下惠民的仁心善念。”

岂料直不疑自个却起家离席,徐行行至大殿中心,对天子刘彻躬身道:“陛下,臣觉得官办蒙学之举不当。”

三公九卿中,郎中令,卫尉卿和少府卿无事不登殿,太尉又向来不过问政务,现下丞相,宗正卿,太常卿,大行令皆同意,唯有御史大夫和大农令反对,太仆卿和廷尉因事不关己,则默不吭气。

宗正卿刘歂见状,亦是避席附议:“陛下,臣也觉得此举正可彰显我刘氏天家气度,以民为子,教养其幼,乃是大善之举。”

刘买倒是没露半分蕴怒之色,反是依着礼数向位列三公的直不疑躬身道:“御史大夫此言谬矣,官办蒙学仅传授学子白话与法术两科,顶多让他们识字识数,晓得守礼忠君,却不传授经世之术,治政之道,何来开启民智之说?”

三四年的风景,学到的知识量不会比后代的六年小学教诲少,顶多因封建看法限定,知识面稍稍偏窄些罢了,但或许会学得更深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