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七十一章 汉使窦蟠[第1页/共3页]

天子刘彻即位后,主动鞭策外戚转型,让其族人皆弃政从商,慢慢退出朝堂。

正因如此,窦蟠闻得此事时,几乎气疯了!

断人官路,无异杀人父母,此仇不共戴天!

执节出使远隔数万里的巽加王朝,窦蟠的言行在某种层度上代表着汉廷和天子的态度,且其影响力更不限于巽加王朝,毕竟大汉派驻在大夏,大宛和大月氏的使臣,其官位也仅为行人令,若遇告急情势,窦蟠是可凭御赐符节,辖制他们的。

去岁窦蟠曾循例向大行府呈回的述职文书,天子陛下阅后大为对劲,特地让尚书台撰写谕旨,大为嘉奖了他的。

说到这窦蟠,还真有些来头。

或许,正因受限于过往经历,巽加君臣竟是同意仰光和约中的条目,不但向大汉军民消弭海禁,更是在恒河入海口的部分大岛兴建船埠和坊市,划为两国互市之地,且准予大汉“租借”此中最大的波拉岛。

昔年凯撒大帝麾下的马其顿雄师何其剽悍,连波斯帝都城毁灭了,却硬是啃不下身毒这片各处是黄金和香料的宝地。

当然,海战气力弱也不影响巽加王朝在身毒的霸主职位,在这年代,身毒诸国相互交兵时,靠的向来不是舟兵。

普林达卡两眼放光,拍着胸脯包管到,要晓得,那能让人欲仙欲死的福寿膏深受巽加贵族的追捧,婆罗门僧侣们更将之视为无益于修行的圣药,福寿膏价比等重的黄金,且是有价无市的。

朝臣们原觉得张骞是存着要给窦氏小我情,才拔擢其旁支后辈窦蟠,然待得大汉与巽加王朝签订仰光和约,张骞竟再度保举窦蟠,让他执节出使并常驻巽加王都,朝臣们才觉着张骞确是因着惜才而拔擢窦蟠的。

大行丞是为大行令的辅官,官秩虽仅为千石,却也是实打实的朝臣。

驻任巽加都城年余,窦蟠向来谨言慎行,又决计交友浩繁巽加权贵,便连巽加储君普林达卡都视他为厚交老友。

窦蟠会心,躬身道:“便是如此,就烦劳殿下了!”

“前些时候,有汉商送来百余箱福寿膏,想托鄙人供奉给梵天,本日恰好带来,还烦劳殿下转呈诸位圣僧。”

大汉海军在波拉岛的南端兴建海陆船埠,用以停靠战舰,以及从岛上补给淡水。

从后代的角度看,巽加王朝是实实在在的陆权国度,故虽兵员浩繁,却从未真正大力组建远洋舟兵,若非为了掌控住恒水入海口,或许他们压根就不会占有这些冲积岛屿。

“王子殿下,鄙人多有听闻,那些案达罗人本是服膺孔雀王朝,然待得巽加颠覆腐朽的孔雀王朝,取而代之,案达罗人竟借机自主,自号百乘王朝。不但如此,他们还只敬佛陀,不敬梵天,不供奉毗湿奴和湿婆神,更不肯向巽加王进贡。”

交际乃军事的延长,弱国无交际,此乃天子陛下让大行府诸官熟记在心的至理名言。

巽加君臣就算再蠢,也发觉到不太对劲,不免对大汉多作防备,在恒水中下流流域部下重兵,唯恐大汉海军沿恒水溯流而上,侵入巽加要地,乃至奇袭傍水而建的巽加都城华氏城。

要晓得,大行府现下有六位帮助张骞的大行丞,然唯有宋远和窦蟠得以外放,且宋远虽掌乌桓等北地外族事,倒是常驻在汉境内的右北平郡治平刚城,真正执节出使外邦的大行丞唯有窦蟠。

窦蟠是个识时务的,且曾蹉跎十余载,一起行来不轻易,晓得惜福,晓得要兢兢业业的忠君任事,以免官位不保。

窦蟠自是欣喜若狂,晓得只要持续如此行事,待得今后届满返京,加官进爵绝非期望啊!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