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言女儿皆命舛,应道男人有志长。

转眼间又是很多年,那日胤禛偶尔闲逛至一书房中,见一男人伏案疾书,猎奇心起,不由畴昔看了几眼。谁知不看尚可,一看之下,不由大怒。

只听那人哭道:“皇儿本来就封了亲王,万岁爷正视得紧,何必干冒大险,做出这般天诛地灭之事来?说他造反,我是断断不信的!偏生领这差事的竟是老三,他平日便同他二哥有些嫌隙,如何能秉公查办!”

那姓张的医士便将胤禛放回房中,出来同几人商讨。胤禛本欲听个细心,何如身子倦怠,又知此地已然没了甚么凶恶,垂垂睡了畴昔,临时不表。

有情自应成恩德,不肖何必笑荒唐。

红楼一本说前事,悲欢聚散尽平常。

及至胤禛再度醒来,四下打量,见此地竟是本身从未见过的一个地点,其都丽堂皇,倒和清宫殿有几分类似,暗想何人如此大胆,竟在此建了一个皇宫般的别院不成?一边心下敁掇,一边向阁房竟去,忽听得内里有妇人哭声。

胤禛听得古怪,心中暗忖大清朝自开朝天子以来,并未有何人得封“义忠”二字;想来此地已非生前地点之处了。一面心下纳罕,却目睹来人从怀中取出一个瓷瓶,强灌入皇后口中,见皇后已无气味,提起床上婴儿,也依法灌入,又将房中如此这般安插一番后,方才拜别。

皇后只听得心胆俱裂,顾不得其他,哭道:“无罪之人如何惧罪他杀!三皇子狼子野心,弑了哥哥,还要逼死嫡母幼弟,本宫要到皇上面前辩个明白!”

【第一回】阴阳错君王留尘凡·乾坤转雍正入红楼

那皇后一惊,厉声叱道:“你是何人,胆敢夜闯行宫?”

是时恰是雍正十三年。爱新觉罗·胤禛崩于圆明园行宫,年五十九岁,举国缟素。

漫言红袖啼痕重,更有情痴抱恨长。

【注:开篇诗套甲戌本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中开篇。原诗以下:

此人携着胤禛一起疾走,直至城外方慢下来,奔入一间小院,顾不得喘气,忙将胤禛抱至手中,一叠声喊人。屋内几人听得声响,早都出来了,此中一个医士模样的便接过胤禛去到里间,余下几人同来人进了堂屋,听他将今晚宫中之事讲了一遍,皆面色沉重。一人便道:“现在三皇子弑了哥哥,又蒙蔽圣上,皇后娘娘这一脉只怕也艰巨。现在只要保住小皇子,再做筹算。”正说着,那医士抱着胤禛出来,讶然道:“这事当真古怪,小皇子明显已服了那鹤顶红,却并无甚么大碍。方才小弟已施针令小皇子吐出了那毒酒,再吃些白粥,想来便无事了。当真是吉人天相,况小弟看小皇子龙气甚盛,将来卷土重来,也未可知。”方才说话的那人道:“既是张兄如此说了,可见无碍。现在只是将小皇子托与何人去?”

“皇上可曾醒了?”一雍容妇人走入房中,唤了几声,见无人应,上前悄悄撩起床帐,蓦地大惊,旋即嚎啕痛哭。

诸位道此人是谁?本来恰是曹寅之孙,曹雪芹。雍正活着之时也曾对其有所耳闻,皆道此子恶劣非常,不学无术,只知在内帏厮混;雍正六年时,其父因制造亏空开罪,这曹雪芹倒垂垂通了些情面油滑,于乾隆元年,入外务府做事,与一些宗室后辈交好,乾隆帝又豁免了曹家之罪,虽不及当日鼎盛,也可度日。

一晃便是很多日子畴昔,胤禛听了世人很多批驳,开初肝火填胸,痛骂那些文人只知笔尖乱动,不知本身这般不易,厥后听很多了,倒有些心灰意冷起来,暗道:本来这人间就无四角全面之事,本身在位这一十三年,虽说殛毙太重,但四海清平国库充盈,倒也不愧对康熙帝一番苦心,至于那些酸腐文人的话,大可不必放在心上。此事一朝想通,也便没了当时的愤怒,反倒存了些看戏的心机在内里。

Tip:拒接垃圾,只做精品。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。
X